赵英听得眉头突突直跳,一掌拍在谢则安脑袋上:“有你这么编排人的吗?”
谢则安反驳:“说实话怎么就是编排人了!”
赵英说:“别以为人人都像你一样,只想着怎么躲懒。”
谢则安委委屈屈地说:“您这才是编排人……”
赵英说:“我还编排你了?你倒是做件正经事给我瞧瞧。”
谢则安不吭声了。
见谢则安被赵英说得耷头耷脑,一副夹起尾巴做人的乖巧模样,赵崇昭乐了。他替谢则安出头:“三郎做了很多正经事!本草和千金方都修出来了,太医院早就印发到各地分发给大部分医馆,每到季节变换时还让底下派人去乡县宣讲怎么防疫,这几年都没出过温病。再过一两年每个州县就可以在原来那些医馆里挑一个变成官立医馆,坐堂大夫可以在太医院造册,底下那些医馆干劲多足,去看病的人都觉得像春风般温暖!”最后这句话赵崇昭显然是从谢则安那儿学的。
谢则安说:“那都是陛下和殿下的英明决策,我只是提个主意而已。”
赵英哪会不知道谢则安是有能耐的?要是谢则安是庸碌之辈,他也不会为谢则安多费心思。
谢则安的想法总是那么新奇,可真正施行起来却根本没有太多阻力,姚鼎言说的什么天变人言根本没出现过。赵英仔细想过其中的因由,很快发现谢则安擅长的是因势利导,讲究的是“共赢”,而非从一部分人手里挤些利益分给另一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