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此时还未真切体会到这种改变,直到四月的复活节假期,朗博恩的改变叫她大吃一惊。才深深地感受到她初衷的薄弱和不切实际,单单依靠简,根本不可能撬动妈妈和妹妹们根深蒂固的习性。说到底,这个时代的男人才是家庭的主导者,他决定了整个家庭的交际范围、处世方法,决定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班纳特家正是英格兰社会的缩影。
这叫伊丽莎白重新审视起自己对未来、对婚姻的态度,同时也变得更加谨慎。她无力改变社会大潮,若想要把握自我命运,必须得更加强大。那时才因赚到第一桶金而有些翘头的骄傲自得,无声无息地就被尽数浇灭,伊丽莎白再次明悟:对女人的制约无处不在,等待自由飞翔的路还漫长而艰辛。
当然,这是几个月后的事情。此时的伊丽莎白的所有精力被繁忙的课业占满,给简写信成了她唯一放松的时刻。
第14章 笨鸟
步入正轨的陶丽丝学院生活忙碌充实,新入学的小姐头一个月都不被允许踏出学院大门,就连礼拜也是在原本庄园自带的小教堂进行。
萝拉私底下告诉伊丽莎白:“学院的宗教课程占比要比伦敦的私立女校少好多。有些女校甚至要求教员必须是国教徒,所教授的内容也必须符合国教会的教义。”
“那简直无趣极了,小姐们除了被教导成虔诚的信徒,柔顺服从奉献之外,什么都学不到。”萝拉嫌弃之余又有点担心陶丽丝:“一些有远见的绅士们联合起来开办了许多主日学校,我听说女爵和斯托克家族也大力支持,人们都赞之为福音运动。但这引起了国教会许多督导的不满,认为这意味着英国国教未能挽留住工人子弟,是主日学校教育失败的结果。国教派已经开始加强对主日学校的控制。”
“主日学校,你说的是那些星期日学校。我听加德纳舅舅说起过,是从十多年前兴起,在星期日教导在工厂做工的童工们的免费学校。可这些学校除了识字,就是宗教教育,怎么会引起国教不满?”伊丽莎白问出口时,不用萝拉回答,她自己就明白了:“所以主日学校大多是非国教派主导。”
“你怕国教对女爵不满?”伊丽莎白问。
萝拉抱住她,小声说:“亲爱的莉齐,你总是能明白我的意思。事实上,我很担心!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国教徒,大家都明白在英格兰的土地上,国教会的权势有多大。”
伊丽莎白同样清楚:陶丽丝学院是一片乐土,她为姑娘们提供腾飞的助力和条件,与教会控制的女校截然不同。可这也意味着她单薄没有同盟,陶丽丝学院唯一的倚仗就是安妮女伯爵。若是女爵露出颓势,被国教会针对,对陶丽丝学院而言,就是灭顶之灾。
“如果女爵势败,就连斯托克家族也不会援手挽救。底蕴深厚的大贵族不会只有一个优秀子弟,斯托克多的是,他们宁愿另外扶植,也不会与国教会作对。”萝拉忧心忡忡。
伊丽莎白回想一番,认真思索后才摇头说:“亲爱的,我觉得你大概多虑了。女爵最大的后盾从来不是斯托克,你忘了她的母族了吗?只要英格兰还需要明国的瓷器丝绸和茶叶,只要明国依旧强大震慑,女爵就不会轻易被打败。陶丽丝学院和我们自然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