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张静姝说了会话,又跑去检查弟弟妹妹的功课,一直到晚膳后祝圆回到自己屋,都没人发现她今天失踪了一天。
祝圆与夏至皆是松了口气。
没去成玉兰妆,第二天祝圆只得再次出门了。
好在祝老夫人提前允了她,她出门也便宜了许多。
祝圆勤勤恳恳的在玉兰妆和家里两头奔波,另一头的谢峥却翻着祝圆帮忙总结的各地发展方案,认真思考了两天。
“因地制宜,实践出真知……吗?”
***
御书房。
承嘉帝听说谢峸求见,没好气:“这小子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这话德庆可不敢接。
承嘉帝想了片刻,还是道:“算了,让他过来吧。”
“是。”
一刻钟后。
谢峥与承嘉帝一起坐在御书房旁边屋子里,喝茶。
承嘉帝心里还有气呢,硬是只喝茶不理他。
谢峥闲适得很,慢悠悠地刮茶盏、看茶、抿茶,完了还点评一番:“茶汤清亮,入口淳厚……父皇的茶真不错。”
承嘉帝斜他一眼:“不给。”
谢峥:……
承嘉帝自觉有些失言,轻咳一声,索性自己主导话题:“你翻过年就该十八了,你大哥二哥都已经开始历练,你想去哪个部看看?”话音刚落,想到什么,立马补了句,“户部不行。”
摊丁入亩才刚缓过来呢,他年纪大了,经不起反复折腾。
谢峥:……
“儿臣想离开京城,去地方历练。”他如是道。
“……你想去何处?”承嘉帝只愣了一瞬,眯眼看他。
谢峥随口道:“还没想好。”
承嘉帝抹了把脸:“你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儿臣想出去看看。”
“你们兄弟几个,就你还去了趟潞州,顺带还拐去芦州溜达了几天。”承嘉帝没好气,“这一路来去,走得还不够多吗?”
“不一样。”谢峥摇头,“儿臣是想切实地看看老百姓的生活。”
承嘉帝眼带深思:“你在京里也能看到。”
谢峥摇头:“京城乃天子脚下,老百姓们不说大富大贵,比别的地方却是富庶许多。”
承嘉帝也不想跟他绕弯子了:“朝廷六部二十四司统管天下事,但凡你能想到的事情,你在朝廷都能找到应对之司……所以,你去地方作甚?”
谢峥直视他:“儿臣在京城是三皇子,将来可能是亲王。如此身份,不管在哪部哪司,多只能是去当个摆设——”
“你谦虚了。”承嘉帝轻哼,“摊丁入亩可不就是你去户部折腾出来的吗?”
谢峥挑眉:“准确的说,是潞州之行引发的思考。”当然,功劳是祝圆的,可惜,不能将她摆在台上。
承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