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真真
“有一年夫子一同跟我走过红衿院所在的那条街, 望着门口的红灯笼,说——那地方恰似荷塘。我起初只以为那是夫子的溢美之语, 因为夫子不是一个以出身论贵贱的俗人。那红衿院里亭亭玉立的姑娘们, 可不就是那长于淤泥中的莲花?可后来我才明白,荷塘里不止有莲花,还有淤泥之下的藕。那一节节雪白的藕,可不恰似累累白骨?”
岑深听着桓乐的叹惋, 心情微妙。作为一个纯现代人,他对于青楼的概念, 大多来自于各种影视剧。
它有时是各种案件的发生地,有时是文人骚客们饮酒作乐的场所, 痴男怨女轮番登场, 一个又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这里上演。所有人都知道它的本质是罪恶的,可许许多多人仍然心存向往。
桓乐即将要说的故事,一定也不是个美好的故事,岑深想。
但此时没有多余的时间让桓乐追忆往事,他迅速指了指四楼东北面的角落里, 道:“看到那个被红纱挡住半边身子的人了吗?就是他。”
岑深遥遥望去,看到了那个婀娜的背影, 黑发如瀑、红衣似火,一截藕臂裸露在外, 指尖挑着身旁某个酒鬼的下巴,光看背影,便让人想入非非。
“她是谁?红衿院的姑娘?”岑深蹙眉。
“不, 他是个男的,没有姓,只有一个名,唤作真真。”桓乐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他是院里某位姑娘生的孩子,因为男孩子不适合在那种地方生活,所以从小到大一直作女儿打扮。还有……他是个半妖。”
闻言,岑深心中一凛。
桓乐小心留意着他的表情,继续道:“只是他的病症比你要重得多,所以长到十五六岁的模样便去了。他做了鬼,却不曾离去,没过几年院里便开始出现客人无故失踪的案子。起初只以为是人走丢了,京兆尹去查,也没查出什么名堂,尸体找不到,红衿院所有人也都有不在场证明。可是后来,街头巷尾忽然多了个传闻,说——红衿院里有个冠绝长安的花魁叫真真,美人如玉隔云端,引得无数人争相前往,想一亲芳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