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不在乎事实的官场

我在大明得长生 老堂 1104 字 2022-09-04

当然所谓人老成精,九位重臣这时候也不会提出削减锦衣卫的问题。

人家刚刚才立下大功,他们就是建言,弘治皇帝也不会听的。

只不过当官的与锦衣卫天然对立,这与好官恶官没有关系。

面对锦衣卫这样负责监视百官的机构,百官自然是恨不能掐死他们。

如果掐不死,也要先把权利先收回来再说。

刑部尚书彭韶躬身行礼说道:“陛下,抓捕到的白莲匪人,臣愿意严加审问。”

彭韶,字凤仪,号从吾。莆田县涵口人,后移居城内朱紫巷(坊巷)。明代大臣。天顺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

成化朝,他便与锦衣卫有仇。

锦衣指挥周彧,是太后亲弟。彭韶治其夺民田之罪,反被周彧下狱。如果不是当时的言官清流营救,他就死了。

到了弘治朝四年,彭韶代何乔新为刑部尚书。

这么一个人物可想而知他对锦衣卫的态度,所以九位大臣中,他是第一个跳出来,夺锦衣卫的功。打算把人犯弄到刑部。

只要人犯到了刑部,接下来的事,彭韶是绝对不会再让锦衣卫插手的。

牟斌看到彭韶跳出来,并没有气愤。

大明上下不喜锦衣卫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干锦衣卫这活,就注定会得罪他们。大臣们针对锦衣卫,不想锦衣卫立功,这是基操。

但是如果是其他的事,牟斌说不定就让了,然而这一次可是军功。

身为锦衣卫的最高领导,锦衣卫的功劳,就是他牟斌的功劳。

说不定他就借军功封了爵。

军功哪个不想要。他牟斌又怎么会让。

牟斌早准备了说词道:“陛下,白莲教军起万军,不是刑部可以处理的。”

刑部是处理罪犯的地方,可是万人造反,真的就超出刑部的能力了。

兵部尚书马文升听了是大吃一惊:“白莲教在京师聚有万人,牟大人可查仔细了。”

这可不是小事。

京城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足以震惊天下,更不用说有人造反了。

其他八人这时候也顾不上压制锦衣卫了,全都看向锦衣卫。

牟斌说:“诸位大人不用担心,来犯的白莲匪人已经被拿获。”

“拿下了?”

李东阳他们是面面相觑。

是这么说的。一开始便说了拿下白莲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