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偷工减料……"李正我神色复杂,随后缓缓站起身来。“此处是何人监造?”

见此情形,郭子韬扑通跪地。"还请军师恕罪!此处虽是老四监造,但事出有因,他绝非中饱私囊……”

“连日来已有数人向我反馈,说军中粮食生霉添沙……”李正我将之扶起,声音放柔。"我了解张老四,中饱私囊不至于,否则就不会让你陪我前来。说说吧,具体是何?”

“末将不敢欺瞒!”郭子摇低头拱手,随后轻叹一声。“老四自领征兵以来,凡有精壮,承诺每户按丁头,人均可得白银十两。除去营中日常所耗,他的营下早已无余钱,为免耽搁征调令,故而出此下策……”

“…….”听闻此言,李正我沉默不语,许久之后方才回道:“先将栗仓改建,陈米与霉米掏出来晾晒,不足数的按册去奉天购买,银子找各郡士绅,让他们捐。

表呈:岳州府衙九品令捐款三万两、八品内府司五万两、七品廷司十万两、六品粮造二十万两。职位有限,先到先得。

商贩不缺财,只缺个入仕的机会,银子一分不能少,若是来的人多,坐地起价,让他们互相争。”

“军师,此诚往往私下协议,公然买官卖官必遭民议,恐怕不利于久治啊……”郭子摇眉头皱起,显然有些不明其意。

见他如此,李正我亦是理解。他颇有些无奈的摆了摆手,随即朝门外走去。“各郡的重建与安置流民耗费甚高,死的人多了,民声一样会臭。两权相害取其轻,按我是哦的办。

还有,虽事出有因,军中已然怨声四起。

传令:张士杰贬为步弓手,罚俸三年,廷杖八十。”言罢,李正我掸了掸衣袍,大步走向屋外。“传令开仓放粮!”

犹豫几息,郭子韬深吸一口气,快步跟上前去

待到辰时三刻,放粮的消息传遍城内。

李正我站在粮仓前,看着百姓手捧粥碗感激涕零。旋即对身旁参军道:"告诉伙房,明日起,粥里再加一把粟米。"

“这……这恐怕……”参军面露难色,只得低声回道:"大人,咱们的存粮......"

"莫要的是那个,先发,后面自会有新粮送至。"言罢,他从袖中取出核完的丁册。"即日起,四处张榜,凡岳州百姓愿将荒地捐于军屯者,可免三年赋税。"

“诺!”参军无奈,只得躬身退下。

便是此间,未过多时,各处的领粮点便已是人满为患。

李正我看着参差不齐的一众流民,登上高台振臂。“诸君可知,清岳江为何年年水患?因为朝廷不予,天子失德,梁东苦战乱久矣!

今日,你们有口饭吃,此乃岳州刺史徐平徐大人仁义,但这绝非长久之计。

本官在此有言,若想吃饱饭,入伍便是你们唯一的出路。不是为了光宗耀祖,是为了让这江水上漂的是你们的战船,而不是你们的棺材!!!”

此话一出,人群之中顿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或有人迟疑、或有人思索、或有人不屑一顾、或有人摩拳擦掌。一时间,整个现场混乱非常。

流民之中也不乏青年,见他们如此,李正我趁热打铁。"凡入伍者,便无梁庭给予,本官也承诺尔等每人每月可领半斗粟米。是上阵杀敌,还是饿死野外,尔等自行思量。”

话音刚落,不远处便瞧见一小吏风尘仆仆的跑来。待到台下,其人赶忙施礼。“军师,许将军来信。”

听闻此言,李正我挥了挥手,示意参军上台看着。下台之后,接过信函一看,他当即便跃上马车。

()

"偷工减料……"李正我神色复杂,随后缓缓站起身来。“此处是何人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