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她又立刻清醒了过来,微微摇了摇头,警醒自己不能自满。
「站在这里,林太感觉怎么样?」梁伯韬问。
他落后了陶玉书一个身位,站在左后方位。
陶玉书转过头来,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梁生觉得怎么样?」
「有种俯瞰众生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起杜甫的那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闻言,陶玉书露出轻笑,「‘凌绝顶」是对的,不过‘众山小’嘛———”
她的眼神又望向窗外,摩天大楼鳞次栉比,构成了香江最壮观的城市天际线,但眼界无论如何是开阔不起来的。
梁伯韬会意,哈哈笑了两声。
一旁的岸田彻矢这时操着整脚的粤语说道:「奔达中心是香江房地产市场一等一的优质资产,
如果不是因为日本国内有资金需求,EI正和高日发展是绝对不会轻易出手的。
林太和梁生慧眼如炬——」
陶玉书自动过滤了小鬼子的恭维,只是点了点头,算是对岸田彻矢一番话的回应。
梁伯韬观察着她的神色,向岸田彻矢提出了告辞。
梁伯韬下楼后坐上了陶玉书的车,待黑色平治驶出了奔达中心的地下车库,
他才问陶玉书:
「林太觉得怎么样?」
「63.6亿,价格还是太高了!」
没有了岸田彻矢,两人之间说话没了顾忌。
「贵是一定的,香江现在的房价飙升得太快了。但这毕竟是中环的写字楼,
物以稀为贵。
我们两家合力,再贷出一部分资金,尽可能以少量资金撬动这桩优质资产,
稳赚不赔。
另外我们还可以——
梁伯韬的办法谈不上多高明,合作、贷款、成立置地公司和物业公司、上市融资、抛售股票套现、寻找接盘侠属于这个年代香江商界最常见的套路。
只要运作得当,最后成功上市,两家公司只需要付出一二十亿的资金,便可以轻易撬动百亿级的资产。
陶玉书听着梁伯韬的谋算,忍不住分神感叹资本游戏的神奇。
她从来没打算涉足房地产行业,但这次为了给林氏影业找个「窝」,她也不介意跨界一下。
心中有了主意,陶玉书与梁伯韬商量了一下具体策略和利益分配问题,最后说道:「那这件事就由梁生和百富勤来主导吧。」
「有林太的信任,这次的合作必定无往不利!」
「梁生辛苦了。」
按照双方约定,收购奔达中心的资金,林氏影业和百富勤的出资比例为6:4。
不过63.6亿的交易资金,前期只需要掏19亿左右,剩下的都去找银行贷款。
谈笑之间,一桩价值几十亿港元的生意已经有了决定。
回到深水湾道75号,保姆已经把晚饭准备号,陶玉书吃饭时不免又感叹富人利用地产圈钱的效率,简直比抢钱还要夸张。
林朝阳心想,那是你没见过真正抢钱的,香江这百八十亿的小打小闹的算什么,再乘以个二百倍还差不多。
「地产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支柱性产业之一,有惊人的造富效率也是正常的。香江现在经济太热,港府又一力助推,包藏祸心。」他说。
陶玉书微微颌首,尽管港府现在在公共领域投入巨大,但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的用心,无非是为日后埋雷,偏偏这又是无解的阳谋。
「姐,其实你要是让公司投资我那个项目,潜力说不定不比房地产差。」陶玉墨主动提起了她的「宏图大计」。
林朝阳问:「什么项目?」
陶玉书说:「就你前阵子给她出的那个主意。」
林朝阳一头雾水,然后就感觉到桌子底下有只脚丫子在端他那条好腿。
「哦,哦,瞎,你说那个啊!」
林朝阳作恍然状,「我也就是给玉墨提了个建议。」
「你真觉得那是个好的投资方向?」陶玉书正色问。
林朝阳哪里知道好不好啊,他最近压根没跟陶玉墨聊过生意上的事。
眼见陶玉墨又是偷偷挤眉弄眼,又是合十作揖,他只好把瞎话继续圆下去。
「是不错。玉墨-这个年轻人嘛,总想做点不一样的事。以后玉郎机构都是她做主了,新人新气象嘛。」
林朝阳真觉得自己有点当领导的潜力,不光是说瞎话不脸红,关键是说了跟没说一样,没有几十年的领导功力,哪能有这么圆融的表现?
见连他这么说,陶玉书心里的天平彻底被打破。
「好,那你这段时间好好规划一下,等元旦之后上董事会。」
在玉郎机构,上董事会就是走个过场,陶玉墨顿时喜笑颜开。
等吃完饭,趁着陶玉书去书房,林朝阳拉着陶玉墨问:「你又要投资什么啊?也不知道提前打个招呼,弄得我一点准备都没有。」
陶玉墨笑嘻嘻的说:「准备什么?就你这表现,奥斯卡影帝都不如你。」
她说着冲林朝阳竖了个大拇指。
「别打岔,到底什么投资?」
陶玉墨只好把她的想法讲了一遍,林朝阳听完之后脸色惊异,眼神在她身上打量来、打量去。
看到林朝阳如此态度,陶玉书以为他是被自己的天才想法给深深的折服了,
得意问:「怎么样?我这个想法够前卫、够流行吧?」
林朝阳没有回答,又问:「子公司想好起什么名字了吗?」
话题一下子跳的太快,陶玉墨有点没接上,她迟疑着说:「没有呢。」
「那我给你起一个。」
「什么?」
「泡泡玛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