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雁归又不敢将话说太慢,“自然,这其中仍有风险,需要诸位前辈在具体施治时,加以调整。”
李医首医术见识并不输于温院使,来前又得王爷单独叮嘱,他瞧了沈雁归的方案,眸光闪动,带着惊喜,只是看向沈雁归的眼神又有些狐疑。
姜家金针,乃是前太医院院使姜门秘术。
他想起在围场时,王妃的母亲于医药颇为精通,也曾使用过金针。
竟真是姜氏后人!
姜家当年因为谋害仁宗皇帝和贵妃,被先帝下了两道圣旨,明追暗捕,满门抄斩,一个不留,不知情者以为活该,他们这些医者,哪里不晓得姜老先生为人?
本以为姜家绝后,没想到……苍天有眼。
他知道的,在座都是大家,年岁摆在这里,不可能不知道。
李医首以其中有疑、王爷另有吩咐,请王妃借步单独相商。
“微臣斗胆,沈夫人可是前太医院院使姜大人的女儿?”他开门见山。
这是墨承影的心腹,沈雁归自然信他,“正是。”
“微臣不才,到底多年从医经验,银针还算过得去,王妃若有心教大家金针,不若先教微臣。”
“为了节省时间……”
李医首打断沈雁归的话,“王爷大抵也是猜到了,临行特意叮嘱微臣,让微臣提醒王妃,人心隔肚皮,王妃不止要顾眼下,还要兼顾将来大局。”
墨承影昨儿一夜没睡,满脑子推演,又时不时蹦出沈雁归的声音,他想起卿卿说她有法子,又想起从前的六州大疫。
想必她是从其祖父的经验中获得了灵感。
她为人至臻、情况又急,为了百姓,绝不会藏私,必将姜家秘术授予诸公,可人心隔肚皮,现下大家夸她,未必事后有心人不会因此大做文章。
他原来写的信已经蜡封,后又补了一封,全都交给了李医首。
李医首将两个信封掏出来,“王爷请您先瞧这封,另一个四下无人再看。”
听李医首的语气,他以为王爷另外那份胖嘟嘟的信,里头洋洋洒洒是为国为民之大计。
沈雁归听来莫名脸热,只怕景明没写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