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看了,还去海上试了试,都是崭新的好货,比奥斯曼人用的英国货还好,听说是荷兰人最新的产品。这次总共运来了1500支,还有3门能用骆驼运送的火炮。
有了这些货物,再加上我们几家招募的士兵,拿下苏伊士城轻而易举。只待把城里的守军击败,抓住侯赛因帕夏,就可以通知贝都因人向图尔港发动进攻了。穆罕穆德兄弟,你那边是否准备妥当了?”
又矮又胖还谢顶的皮雅利在靠墙的地方找了位置盘腿坐下,接过咖啡杯喝了一大口,又深深喘了口气,才开始介绍他这次冒着极大风险亲自去港口外海接货的经历。
在决定要铤而走险保住自家地位和财产之初,主要希望还是寄托在贝都因人身上。那些彪悍的游牧族人在半岛内陆来如影去如风,与奥斯曼人周旋了上百年,虽然始终没把敌人击败,却成为一支让奥斯曼人闻之变色的重要力量。
至于那个叫片甲不留的葡萄牙船长所说的援助,不能全然不放在心上,却也不会投入太大精力。
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些来自欧洲的异教徒冒险者在红海和阿拉伯地区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像走马灯似的来来去去,为的不过是利益,诚信并不是他们所擅长的。
但当其派来的水手明确表示要提供武器,而且是先用后付钱时,又不得不让人有所期待。
奥斯曼人虽然允许贝伊们拥有部族私兵,却对火枪火炮限制的非常严格,在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全派驻了官员,专门盘查往来货物,发现船只私自携带火器就会施以重罚。
没有了来自欧洲的货源,埃及和阿拉伯半岛上的部族武装只能继续使用弯刀和弓箭,这也是人口数量占优的本地人,为什么无力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原因之一,真打不过!
只要有了差不多的武器,把奥斯曼帝国打败不太现实,但在埃及某处割据一方还是不难的。到时候以此与穆拉德四世谈判,不光能让家族继续保有目前的特权,说不定还能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