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釴对朱载坖说道:“父皇,儿臣想去祭祀永陵了。”
朱载坖点点头说道:“过段时间是要去祭祀,你顺带看一下永西陵的工程进度。”
朱翊釴赶紧问道:“父皇,那儿子回东宫了?”
朱载坖看了他一眼说道:“回什么,老实待着再说,等几日处理完了这些事情自会放你出来的。”
朱载坖从文华殿出来,先去给杜太后请安,杜太后当然也知道外面的事情,问道:“太子犯了什么错,要禁足于文华殿,你父皇当年也没有这么过,还是早些放出来,这岂不是让外人看了天家的笑话。”
朱载坖赶紧说道:“这都是外间谣传罢了,儿子只不过是让太子在文华殿读书罢了,过几日自然是要放他出来的。”
从杜太后那里出来之后,朱载坖想了半天,干脆到了陈妃那里,现在到李皇后那里要追着问他太子的事情,到李贵妃那里要追着问他朱翊钧的事情,所以朱载坖干脆跑陈妃这里,至少落个清净。
而内阁第二天就将礼部尚书赵贞吉叫来,高拱代表内阁要求礼部必须将封爵的相关仪注立即完成,不能再拖下去了,一来是征虏大军即将回归,二来是因为此事已经引起朝廷的动荡,甚至牵连太子,这是绝对不行的,内阁现在要求礼部按照朱载坖的意思制定仪注。
高拱说道:“大宗伯,国本事大,这点你要明白。”
高拱本来以为要花费一番精力来说服赵贞吉,甚至将张居正、陈以勤等人都叫来了,但是没想到的是,赵贞吉说道:“礼部已经准备好的相关的仪注,明日就是上奏等候陛下御批。”
见赵贞吉这么上路子,高拱也没有多问其他的事情,随后赵贞吉向朱载坖提出致仕,虽然朱载坖多次慰留,但是赵贞吉以老迈多疾,不堪驱使为由,坚决拒绝了朱载坖的挽留,对朱载坖展现了一众温柔但坚定的反抗,朱载坖于是下诏,赵贞吉以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荣禄大夫,赐蟒袍鸾带,荫一子锦衣千户,赐驰驿护送归乡。
礼部事由左侍郎潘晟暂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