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6章 万里兵戈伏贼寇(八)

隆庆中兴 休息的云 3230 字 1天前

对于徐渭取得的战果,大明重臣们都有些震惊,在他们的心目中,倭国不过弹丸小国,肯定是穷困不堪,否则也不会这么穷凶极恶的到大明来劫掠了。

没想到倭国虽然偏在一隅,但是富有金银,这点是群臣们没有想到了,大明打了这么多年仗,终于看到回头钱了,对于大明来说,这还真是头一回,以往大明用兵,不管胜败,朝廷都是要穷搜府库以支应大军,没想到征讨倭国还能够挣这么多银子,尤其是黄金,在大明可是十分之贵重的。

面对徐渭的奏请,朝堂上的争论还是存在的,徐渭要求最少增兵一万,对于增兵倭国,其实大明的臣子们还是没有什么意见了,毕竟倭国能够给大明带来这么多的金银,很多臣子们都认为,必须派兵将这些金银矿控制住,这点在大明朝廷还是没有什么意见了,没人和金银过不去,尤其是这么大量的金银。

但是有不少臣子认为,倭国和大明距离遥远,徐渭率兵在外,有控制着这么多的金银矿,必须予以严厉的控制,以防出现藩镇割据的问题,这点得到了很多臣子们的同意,首辅李春芳也上疏,要求控制徐渭,而且李春芳的想法更加具体。

李春芳在密疏中认为,现在看来,大明是要长期在倭国驻军了,而经略并非是一个长期职务,现在既然已经确定朝廷要在倭国长期驻军,那么对于朝廷来说,就应该设立长期的管理机构,还有与之相配套的监管衙门,军镇等机关,加强监察,以保证朝廷对于倭国的控制。

李春芳建议,在倭国设立都护府或者都督府,同时对驻倭官军实施更戍法,加以轮换,防止出现藩镇的可能性,这点还是得到了朱载坖的支持,虽然朱载坖很信任徐渭,但是必须要在制度上形成防范,防止真的出现藩镇。

经过内阁和部院的商量,决定效仿前唐,设立安东都护府,安东都护兼任经略朝鲜、倭国军务事,以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领安东都护兼经略朝鲜、倭国军务事,下设两位副都护,分别是提督备倭军务和提督备倭水师军务事,分管水陆两军,还有安东都护府长史,秩正三品,和内地布政使的职权一致。

同时,由都察院专门派出御史,分别负责清军、记功、巡按等事情。

同时安东都护府的后勤保障有朝廷专门派员负责,要设立驻朝大臣,以礼部右侍郎兼户部右侍郎担任,负责从朝鲜、天津等处通过海路补给安东都护府,并且负责和朝鲜交涉。

根据廷议的结果,安东都护府下辖陆军二万五千余,分别屯驻于佐渡岛、越后、信浓、甲斐等处,安东都护府驻节佐渡岛。

同时在安东都护实行更戍法,安东都护的驻军以三年为期,三年轮换一次,防止出现藩镇割据的情形,同时还要派遣锦衣亲军等也驻安东都护府。

至于徐渭要求的援兵,从亲军诸卫中抽调一卫,再从班操京军中挑选五千人,前往倭国,凡是镇守倭国的,军饷翻倍,内承运库加五两赏银,以壮行色。

而对于上杉景虎、武田胜赖等人,大明群臣商量之后认为,可以答应武田胜赖的要求,但是必须控制甲斐和信浓的金矿,同时对于这些倭酋,也要加以防范,要求这些倭酋提供安东都护府的粮秣,减少朝廷转运的压力。

至于徐渭和越后、甲斐签订的条约,要大明帮助甲斐、越后训练军队的事情,大臣们经过商讨之后,认为是可以的,但是甲斐、越后的军队不能对大明造成威胁,这点由练兵军务处的参赞军务大臣们负责解决。

朱载坖于是召开军务会议,商讨对于倭国的军事援助问题,大明是需要武装甲斐和越后,但是倭人都是些豺狼,绝对是要加以防范的,不能养虎为患,这点戚继光、俞大猷等人都是深有体会,经过参赞军务大臣们的会商,认为战马、火铳、火药、火炮等军器和技术是绝对不能交给倭人的。

还有甲胄等,也是不能卖给倭人,倭国军队不能拥有火炮等军器,只能有各种冷兵器,不向倭人传授任何有关骑兵和对抗骑兵的战术,不准倭人组建骑兵,所需要的武器,由大明朝廷统一生产之后转运到倭国,至于价格,由安东都护根据倭国的实际情况予以确定,还有就是人数问题。

经过商量之后,练兵军务处认为,越后准练五千之兵,甲斐由于四面临敌,同时还要控制信浓等地,准练兵一万。

而后朱载坖和驻朝廷的少府少卿王直商讨了一下,向倭国倾销大明的各种商品,同时命令王直和徐渭商量,还要和甲斐、越后签订贸易条约,规定大明货物输往甲斐、越后,关税值百抽五,大明需要的货物要求上杉景虎和武田胜赖禁榷之后专供大明,由大明直接给甲斐、越后银钱或者等值的物资,同时要求在甲斐和越后通行大明银钱和制钱。

而在大明商讨怎么解决甲斐和越后之事时,大明在倭国的举动已经震撼了整个倭国,尤其是现在名义上倭国的强人织田信长,这厮一向以天下布武为志向,没想到这次大明悍然出兵越后,并且以雷霆之势控制了甲斐和越后两国,使得织田信长如鲠在喉,极为不爽。

尤其是武田胜赖,织田信长原本是必欲置之于死地的,正准备和德川家康联手将其除掉,没想到武田胜赖参与越后之事被大明击败之后,转头就投靠了大明,现在大明在甲斐和越后两地驻军,使得织田信长必须慎重了,这个时候一旦再讨伐武田胜赖,就是直接和大明开战了。

据在倭国流传的消息,大明军中装备有威力巨大的国崩,还有比蒙古人还厉害的骑兵,这些都使得织田信长不敢轻举妄动,并且派出自己的亲信丹羽长秀前往越后,面见大明的经略徐渭,查看大明官军的虚实。

()

对于徐渭取得的战果,大明重臣们都有些震惊,在他们的心目中,倭国不过弹丸小国,肯定是穷困不堪,否则也不会这么穷凶极恶的到大明来劫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