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手之前,Acorn公司只有可怜的十二个人,生存的异常狼狈和辛苦,最初研发电脑的时候,还曾向英特尔公司索取80286的相关技术资料,却遭到毫不留情的拒绝,于是决定开发一款全新的低价处理器--ARM。
正是这个计划中的名字,让姜斌发现了新大陆,这可是与英特尔公司平分秋色的又一大佬公司,他怎么可能错过。
要知道二十一世纪,搭载ARM芯片架构的设备数量,可是英特尔的几十倍,全世界99%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结构。
唯一可惜的是,虽然ARM芯片性能出色,但却在个人电脑领域,输的彻彻底底。
历史上,1985-1986年,Acorn将连续发布两款产品,特别是第二代产品ARM2,结构非常简单,仅仅集成了三万个晶体管,但它的运算能力,比集成了十三万个晶体管的80286还要出色。
但当时并没有多少人留意这枚新问世却注定要名垂青史的伟大芯片,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先一年发布的80386处理器上。
Acorn公司ARM2的性能虽远超80286,但相较于80386处理器来说却显得稍逊一筹,并没有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等到Acorn公司推出ARM3时,终于超越了80386之时,英特尔的80486又已经面世了,两者的性能依然差了一代,于是结果可想而知。
就是这样的时间代差,ARM芯片彻底输掉了个人电脑的战场。直到九十年代,Acron转战通信领域,才又重新开辟了新的战场,最终十几年之后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才大展身手,完全抢了英特尔的风头。
但在个人电脑的处理器领域,Acorn却从来没有赢得过任何胜利,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纪依然无法动摇英特尔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