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点半,还是那个会议室,几人讨论起了定价、生产计划和宣传的问题。
这次参加的还有财务负责人。
首先财务负责人给他们报了下成本核算的结果。
“经过我们的核算,按照一天两百辆来生产,车子的成本是在一千一百元左右,如果配件价格不变,上下浮动不会超过五块钱!”
“满负荷,也就是一天生产五百辆,成本大概是一千零七十左右!”
王洪全说到:“市场上简便式电动自行车的售价为两千左右,低的1999元,高的2499元,但都会有一定的优惠,到终端经销商的供货价为一千五到一千八之间!”
上官大勇说:“我大概问了下销量,我们江南市那几个大的电动车经销商那里,简便式电动自行车的月销量总共是三千多辆,如果加上那些小的经销商,一个月的销量有六千左右!”
等他们说完,刘斌问到:“我建议一开始满负荷生产,到四月底至少存五千辆,然后根据市场的情况再做调整!”
说完,他看向李树。
“这个我同意!”李树说到,“五一我们要同时开四家店,每家店每个款式最少要存一百辆,这就需要两千辆了,然后再根据情况制定下一步的生产计划!”
其他人也都没有意见。
“那来说一下我们的定价问题!”看到都同意了,刘斌说起了下一个议题,“大勇,你先说!”
“我们是个新品牌,所以我建议零售价定为1999元,出厂价定为一千五!”上官大勇说到。
“我不同意!”李树当即表示反对,“我们车子的性能不比那些大品牌差,外观上更是有着优势,所以定价不能太低了!”
“但问题是没有人知道我们啊。”上官大勇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