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城中的翠芳园内,几位贵女正凑在一处翻阅书册。
姜茯谣坐在一旁,手中捧着一本《水利要略》,因为没有办法全部用地下水,来浇灌远地方的田地。
姜茯谣在想别的办法,必须让所有老百姓都可以用水来浇灌田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灾荒。
“王妃娘娘,你说这引水渠该怎么修?”探花一脸苦恼地问道,“若是修得太浅,遇上大雨就会溢出;修得太深,旱时又浪费人力。”
姜茯谣放下书本:“我虽不精通此道,但在南方游历时见过一种引水方式。他们会在渠道两侧修建石堤,高低错落,既能防洪,又能蓄水。”
探花眼前一亮,“不知王妃娘娘可有图样?”
“图样,没有,”姜茯谣摇头。
探花沉默了一会道。“我之前了解过,可以画给你看。”
她拿过纸笔,简单勾勒出书里水渠构造。
“若是能在渠道中设置闸门,岂不是更方便控制水量?”
“这倒是个好主意。”姜茯谣赞同道,“不如我们找工匠做个小样试试?”
“可是。”探花迟疑道,“这样的事,我们这些闺阁女子插手是否不太合适?”
姜茯谣淡淡一笑:“有什么不合适的?若能帮到百姓,又何必在意这些虚礼?”
“要我说就该在城西挖三条暗渠。”户部侍郎家的小姐将金簪往沙盘里一插,“前年黄河改道时。”
“可暗渠造价太高。”姜茯谣突然开口,惊得荷叶纹纱帘晃了晃。
她望着沙盘里歪斜的河道模型,“不如在现有水车上加装转轮,旱时引水,涝时泄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