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比试一番,太史一流

既然你这一世入了我手,那我必然让你金子发光,名震大汉。”

与太史慈的切磋,赵云并没有急于结束,而是陪他继续练手。

于是在赵云的游刃有余中,二人的交手又过去了五十个回合,总的来说,二人已经切磋了一百个回合。

此时的太史慈已经从开始的兴奋冲冲,激情满满,变成了现在的满头大汗,面色复杂。

不是因为别的,皆是因为通过这一百个回合的交手,他发现自己根本就不是赵云的对手,纯属于是不自量力。

想到这里,太史慈便收枪而立,不再朝着赵云发起攻势了,

而对面的赵云见状,当即便开口问道:

“怎么了?子义!好好的怎么就停手了?”

然而,赵云不问还好,一问太史慈就更加尴尬了,只见他一脸复杂的说道:

“将军,属下不是你的对手,让将军见笑了。”

赵云闻言顿时笑了,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因为但凡有本事的武将,他都有自身的傲气,不会轻易服人。

也许表面碍于你的身份地位,暂时服了你,但是心里却未必真正的服你,甚至只是拿你当踏脚石。

特别是太史慈这样不甘居于人下,有野心的人,更是难以真正降服,

别问为啥说太史慈不甘居于人下,有野心,因为从他的临终遗言就可以得知一二。

“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着七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要死啊!”

古代佩剑的长度,往往能代表一个人的身份,正常而言,古人以“三尺剑”为准,只有帝王级别的人,才能配得上拥有七尺长剑。

比如汉高祖刘邦,他在没有当皇帝时所用的佩剑,就是三尺青锋剑,但是,在他当了皇帝之后,就将佩剑改为了七尺长剑。

故而,你说这太史慈临终遗言是什么意思?他会是个甘心居于人下的人吗?

所以,赵云才特意跟太史慈切磋一番,一来好根据太史慈的武艺给他封将,二来就是通过这场切磋,彻底的折服太史慈,让他为自己所用,不生异心。

也许现在的太史慈是没有野心的,也许他的野心是后来滋生的,比如天下大乱,诸侯四起的时候。

但是,现在赵云提前敲打一下,折服一下,以免后患总是好的,毕竟人都会跟着环境,以及时势而改变,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