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到了甜头后,那些肉食者会变成向外走的坚定支持者。彼时谁敢反对向外,无需陛下出手……”
“那些人会把反对者撕成碎片。”
“正是。”
后世鹰酱可不正是如此?
国中偶有反思者,反对者,但旋即被淹没在舆论大潮中。
“舆论至关重要!”蒋庆之拿出药烟,把烟头在掌心里顿了几下,拿出火媒点燃,吸了几口,继续说道:“谁掌控了舆论,谁就掌控了话语权。”
可当下大明舆论却掌握在儒家手中。
他们说谁是奸佞,谁便是奸佞。他们说帝王是昏君,天下人都认为道爷是昏君。
“此事不易。”道爷也曾想争取过舆论,但对方人多势众,遍及天下。而他身边不过小猫几只,就算是放声嚎叫,天下人也听不到。
“这是太阿倒持。”蒋庆之认真的道。
不过儒家子弟遍地都是,要想扭转舆颓势很难。
“臣以为,儒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嘉靖帝问:“心学如何?”
蒋庆之就知晓他会问这个,叹道:“心学心学,但凡是这等修心的学问,最终多半会为了利益而变味。”
“朕,知道了。”嘉靖帝平静的道。
“唐顺之豁达,知大义。”蒋庆之想到了那位温和的荆川先生,最近好像没怎么听到他的消息,也不知浪哪去了。
“可此人却不容于心学。”嘉靖帝显然知晓了唐顺之和心学反目的消息。
“臣以为,此事可从多方面入手。儒学内部,乃至于士大夫们并非都是贪婪之辈。只不过大势如此……人有个心态,便是从众。大众做什么,他们便做什么。若是这个大势渐渐扭转,陛下,那些心存大义的儒家门徒便会渐渐清醒。而咱们要做的便是,分化之。”
“拉一批,打一批!”
“正是。先制造内部矛盾,让他们自顾不暇,随后拉一批,打一批。分化对手。当对手内部的声音不一,舆论自然易手!”
道爷闭上眼。
蒋庆之的一番话在脑海中渐渐被归纳,总结。
“兵为先,可保底线。”
“以钱粮为矛。”
“强硬之余,以贸易和向外攫取利益为妥协的法子。”
“内部修炼,外部扩张!”
“是。”
蒋庆之握紧双拳,比前世高考时还紧张。
点头!
还是摇头?
点头!
那就是一条荆棘密布的荣耀之路!
不知过了多久。
嘉靖帝睁开眼睛。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