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3章 天琴工业星

工厂是不会一直等在那里的,现在联盟的私人星球逐渐进入开发期,在东方帝国无法建厂的工厂很快就会迁往别的星球建厂,唐锦也不想放弃这些来自工厂的税收。

那怎么办呢?

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从天琴星系中找一颗无人星球改造成工业星球。

单纯工业星球因为缺少水电等基本物资供应,尤其是水资源需要从外部调运进行循环使用,需要使用人工的工厂还需要额外建造人工环境让工人能够正常工作,除此之外上下班的运输飞船也成为生产成本之一。

一些芯片半导体行业对于水的要求非常高,在普通星球上使用过的水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大自然环境中就可以了,而在工业星球上它们不得不将废水净化后循环使用,这将是一笔极大的开销会显着提高企业的制造成本。

但是呢工业星球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企业可以在工业星球上建立远超一般星球面积的厂房,通过提高产量的方式来摊薄增长的成本。

为了吸引企业入驻,东方帝国在天琴星系预备的工业星球上规划兴建上千个大型聚变核电站用来为工厂提供足够的电力供应,企业所需要支付的电费单价甚至要低于正常星球上的工业用电。

这对于大部分的工厂来说都是一个利好,现代工厂对电的需求与日俱增,电费开支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极高。

工业星球开放的消息一经放出,那些被商务部卡住申请的企业就迫不及待地申请入驻,东方帝国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两种入驻模式。

一种标准厂房的入驻,这种模式下东方帝国厂房及基础设施将由东方帝国按照标准图纸建造,企业只需要搬入自己的设备进行接入就可以了。

标准厂房企业可以选择购买,也可以选择租赁,如果是租赁方式下,东方帝国还将提供后续的厂房维护。即便是购买的厂房,东方帝国也会根据需求为企业提供有偿的维护服务,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有偿的三方服务会比自己雇佣专门的维护人员节约成本。

另外一种呢是企业按照自己的用地需求购买地皮自建厂房,这种模式下厂房完全是依照企业需求建造的,非常适合那种打算长期经营的工厂。虽说一次性投入巨大,但是因为硬件和企业生产需求完全匹配,能够让企业产量最大化,长期计算下来产品的单位成本还是非常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