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周从开放泉州港开始,逐渐获得了商税和关税的利益,不说其他,每年几百万两的关税,就已经相当于南方某些钱粮大省一年的税收收入了!
朝廷之上,自然是能够看到开阔商路带来的好处,因此其他人自然是不好反驳贾环和张英他们收服大湾的行动了。
再加上开疆扩土,本来就是任何一位帝王都没法拒绝的事情。
毕竟大湾是在前朝手上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占据的,如果可以在庆历朝得以收回,那么不就是可以证明他庆历帝的英明神武吗?
所以有庆历帝这个皇帝支持,就算是朝中偶尔有些非议,朝廷之中也并没有要放弃收服大湾的打算。
不过随着张英收服大湾的行动受挫,再加上损失了不少水师士兵和战舰,朝廷之中自然批评贾环和张英的奏折又纷纷多了起来。
说他们好大喜功,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贸然对荷兰人发动了进攻,从而导致损失惨重。
根据林如海的说法,上奏折参贾环和张英的人,背后大概就是那位内阁首辅郭楷。
他并不想看到贾环和张英这两个陆浩之一系的官员,真的收服大湾,所以才会百般阻止两人这次的行动。
好在林如海和陆浩之这边抵住了朝廷的压力,并没有让贾环放弃收服大湾的行动,而两人用两个月时间,成功的收服了大湾,也总算是让朝廷之中不少人闭了嘴。
既然贾环和张英两人联手收服了大湾岛,朝廷自然是要对两人进行封赏了。
作为这次收服大湾的主要领导者,和实际施行之人,朝廷对于张英的封赏也是开始了讨论。
一开始的时候,朝廷还有人提议封他一个侯爵的爵位,但是被大多数人反对。
毕竟他们认为大湾的荷兰人,就算是加上后来支援的人,也不过才区区两千多人,虽然张英歼灭了对方一半的敌人,还俘虏了800人,但是自身伤亡也不小。
整个东海水师被打掉了三分之一的编制,战舰也损毁了几十艘,战舰的损失,以及伤亡抚恤之类的,整体这一战损失下来都超过百万两白银了!
好在最后收服大湾的时候,还从荷兰人的城堡之中,缴获了价值百万两的财货,这才让张英最终得到了一个靖海伯的爵位。
对于张英的爵位的认定,朝廷之中异议并不是很大。
但是到了贾环这边,争议却变得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