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1章 POPO寻资

王振宁这次来见李睿,是真的走投无路了。

当年和李睿在恒隆广场相遇又错过之后,王振宁的事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就从一个商场的杂货铺,变成了一家集玩具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的潮玩公司,发展的很快,却也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逼的他向外寻求融资。

明明李睿的名片就静静的躺在他办公室的某个小盒子里,王振宁却舍近求远的找到位于燕州的创业工场,拿到200万元天使投资,赢得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200万很快就花完了,创业工场的创始人麦钢又介绍天赋资本给王振宁,拿到了600万,但资金依然远远不够。

王振宁去见过很多风投基金,那些经理人一听说POPOMART是主攻线下的企业,甚至连面都不愿意见。

一位投资人好不容易抽出20分钟见了王振宁,只听了三句话就问能不能把线下经营模式转移到线上,能转的话,就投500万,转不了的话,出门右转不送。

那个时间节点正是电商被疯狂追捧的年代,所有人都被淘贝,晶东,双十一,618的业绩给震撼到,只要搞电商都能轻松融到资金,可如果是线下,几乎没有投资人问津。

POPOMART的经营模式也为人诟病。一个投资人耐着性子听完王振宁的解释,反问你们不就是一个卖布娃娃和小玩具的格子铺吗,为什么要融资这么多钱,该不会是来骗钱的吧?

更让王振宁很难融资的原因是他学历平平,毕业于一个民办大学,团队里有一半人都是他的大学同学,这跟那些动辄燕大水木常春藤毕业的精英团队比起来,简直平庸的再不能平庸。

而且王振宁和张铭有点像,属于那种心里有很多想法却很难用语言描述出来的性格,他没有杰克那种巧舌如簧,也没有波尼的温文尔雅,更不如罗宾技术精湛,说话慢慢吞吞,虽然条理很清楚,却没有感染力。

很多投资人见过王振宁之后,对他和他的团队评价很差,投资当然就无法推进下去。

靠着天赋资本陆续给的几千万,POPOMART坚持到现在,他们主推的MOLLY盲盒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和欢迎,看起来一切正朝着好的方向前进,资金又出现了巨大的缺口。

天赋资本的资金总规模也就1亿,投给POPOMART的钱已经到了上限,不可能再给予支持,摆在王振宁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找到愿意融资的资本,一条路是去新三板上市。

由于去年那场股灾,新三板的流动性受到极大的限制,就算上市也未必能够凑到发展所需的资金,就在无计可施的时候,王振宁发现了那张一直静静躺在盒子里整整五年的名片,想起了他还是个杂货店主的时候遇到的那个奇怪的男人。

然后,就有了今天的见面。

“看起来如果不是缺钱缺的厉害,你也不会联系我。”李睿笑着对王振宁道。

王振宁有点不好意思的道:“我是真没想到当年那个人就是您,否则就不用走那么多弯路了。”

李睿道:“走弯路不怕,只要最后能够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那么前面所有的弯路都会成为抵达目的地所必需的经历。王总,我们可以继续五年前的话题了,你需要多少融资?”

王振宁愣了一下:“直接聊吗?不需要我先讲一讲POPOMART的具体情况和业务模式吗,我准备了一个很长很详细PPT。”

李睿笑道:“PPT就不必了,我对POPOMART未来的市场很看好,你们的产品定位完美符合现代年轻人的需求,潜力还是蛮大的。”

王振宁眼睛一亮:“李总也这么认为?”

李睿竖起四根指头道:“现在的年轻人,用时髦一点的话来说,叫做Z世代。他们有几个特点,一是懒、二是外貌协会、三是热衷民族品牌,还有追求彰显个性的小众产品。你看虞同学,就是典型的Z世代。”

虞秋月瞪大眼睛,很想说自己不懒,可是想到每天早晨起床都懒得叠被子,休息日只想在床上赖一整天,只要不出门就不洗脸不梳头不化妆,又觉得李睿说的其实蛮有道理的。

“你们通过IP形象来吸引用户扩大市场的做法,非常合我的口味。你应该知道,我是一个特别

王振宁这次来见李睿,是真的走投无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