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细作说起来,还是士颂的亲侄。
是士颂那位庶出长兄士廞的长子,名为士安,如今已近二十,在别人都年轻气盛的年纪时,他却在认清了自家的处境。
他义无反顾地,坚决站在欧夫人为代表的士家以及交州派系内部,成为士颂坚定的拥护者,甚至主张士颂称王称帝。
而且他作为武陵书院出来的读书人,跟在军中为随军参赞,开战以来,也多有功勋。
那日,正在给马良马谡兄弟汇报自家部队的后勤消耗问题,徐庶却来找马家兄弟说迷惑曹洪之计。
士安本想退出,却脑子一热,说自己也认为可以先破曹洪,之后宛城便是一座不敢轻动的死城了。
徐庶和马家兄弟看了他一眼,知道这人是欧夫人都放心的士家子弟,自然不会怠慢于他,便带上他一起商议谋划。
最终定下计谋,由他带着乐进“归顺”的信件去找曹洪。
不求曹洪信任,只求迷惑曹洪,让曹洪估计错误自己这边的突袭时间即可。
一心建立功勋,想要为士家宗族建立口碑的他,当即接下这个看似“送命”的任务。
而士颂对于士家子弟,尤其是自己这位没有什么交情的堂侄,根本没多在乎。
既然这人想要拼命博个功勋,自然也就让他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士安也是胆大心细之人,见到曹军这支援兵的统帅诸人,丝毫不慌。
即便是被绑缚着,他依旧不停挣扎辩解,说道:“我乃乐进将军心腹,有机密事禀告。”
“你是乐进那叛徒心腹?我怎么没见过你?”曹洪冷声质问。
士安抬眼看去,曹洪大咧咧地坐在中间主座,他当即便可认定这人身份。
倒是曹洪身边二人,他一时间却没想起是谁,只当是普通的随军文武罢了。
“乐进将军南下以来,我便随在他身边。都统未曾见过,也是自然。我有乐将军亲笔书信,只可交于曹都统。”
士安说完,示意左右将校从他怀中取走书信。
这封书信,自然是乐进亲笔书信,是在徐庶等人的叮嘱下完成的。
信中说,他乐进受曹操厚恩,点为五子良将。
但曹操死后,大势崩溃,人心浮动,襄阳不可守。他为留下有用之身,不得不假装投降。
但士颂对他多有防备,先是在樊城一战,故意用他麾下将士去填命攻城,七八万部队如今只余两万,更有大批部队被打发南下为军奴。
他乐进现在,倍受骂名,内心煎熬。
好在如今,曹仁大军十万在城内,曹洪你这边也有十万大军在侧。
他乐进和朱灵这里也有将近三万多人马,合起来也有二十多万。
而士颂军队号称二十五万,但赤壁以来,北上途中多有损失,各地还需要分出部队守住紧要位置。
现在宛城城外楚军,怎么算也不过十七八万左右而已。
“我会劝士颂小儿,趁援军立足未稳时,进行偷袭。”
“那时,我便在楚军营内,举火焚烧粮草辎重,君可在营内设置埋伏,击溃来袭楚军,再联系曹仁将军引军杀出,大败楚军。”
“那时,我们夺回樊城,扼守汉水,静待曹丕公子大军来援,再南下复仇。”
曹洪读完“乐进”的信,轻轻一笑,不再言语。
他问了士安一些楚军布置,士安只说楚军在宛城外布置了多道防线,若非内外合力,难以冲垮楚军之类。
“你且下去休息,待我思虑一二。”
曹洪自然不会轻易信任士安,但也没有一口回绝对方。
这事情,他肯定还需要和自己信任的人商议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