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孙子兵法·计篇》
公元二一零年,四月。
蓝田县城外,楚军大营。
士颂在甘宁兵败的第二天夜里,就得到西路军的消息。
甘宁、李严,攻击陈仓大败。
从李严的飞鸽传书中,算是知道了当时的具体情况。
曹魏军队的突袭,颇有章法,且全军上下,气势如虹,意志坚定。
趁着楚军攻关,打到一半的时候,准确抓住时机,也能看出对面领兵之人的老道。
西路军这边,阳群战死,甘宁,张南负伤,剩余部队退回汉中。
目前,败军正由李严和郝昭整顿,死守关隘,防止曹军想不开,这时候冲入汉中。
“好,好,好。”士颂看完军报,气得发笑。
这也算是自己和司马懿的第一次交手了吧,就这样被对方玩了一手千里奔袭,玩了一出“其疾如风”。
“你对诸葛亮的时候,倒是不动如山,不知道这次有没有想到,我也会立刻调转大军,对你奇袭。”
“伊籍,派出暗组配合军中探哨,向西而去,一定给我找到曹军主力动向!”
“被挑选出来的各部人马,立刻出发,向陈仓方向移动。”
士颂下达军令后,正准备出门,忽然又想起什么。
“也给子午谷里的徐晃部发个消息,告知曹军动向,让他小心戒备。”
“若遇突发情况,除了派出部队围攻长安外,也可以派出一支人马,和我大军汇合,围剿曹军。”
于是,士颂带着自己挑选出来八万主力战兵,为了赶时间,在探马消息还没有传回之前,就这样直接出发了。
走在大军最前面开路的部队,正是霍峻麾下的廖化、王平二将。
廖化勇猛,王平沉稳。
现在全军,只有一个进军的方向,又是赶路急行。
霍峻便向士颂推荐了这两个人在部队的最前面,也算是有勇有谋的组合。
行军不久,便有探马回报。
说是发现曹军主力,正在鄠城附近。
这个鄠城,位置很是巧妙。正在右扶风郡和京兆尹郡的交界处。
地图交界处,向来纰漏多。
不论是信息资料,还是地理环境,都没有其他位置详细。
士颂也只是匆匆看了看当地的情报,便没有在意。
倒是一旁的徐庶,忍不住出言提醒。
“主公,陈仓和鄠城之间,相距甚远。”
“敌军在击溃西路军后,又一次马不停蹄的向东运动,只怕是有所谋划,我们还需要防备一二。”
其实徐庶,现在心里也不舒服,甚至有些沮丧。
先前他还觉得,曹魏援军不可能千里奔袭,必定是中规中矩的进入长安死守。
但是现在,传来的消息证明,他被司马懿打脸了。
这次他作为两个主要谋士之一,随着士颂来攻关中,是有心好好表现的。
他看得出来,对于贾诩,士颂又爱又忌。
怎么说呢,就是对贾诩,士颂总是防着一手,不像如自己和马良这般放心。
这次来关中,士颂是有意想要自己和马良建立功勋,积攒人望的。
只是这次对于曹军动向的预估,自己和马良,都做出了错误的预判。
自己和马良的暗中较劲,自然不会有影响。
但是对于楚国北伐的整体局势来说,他们这两个谋主,多少有些丢脸。
若不是士颂当机立断,果断决定以奇袭反制奇袭。否则,若是让曹魏援军转移,后面关中弄不好,就要打成烂仗。
即便是占据优势,想要全取司隶,那也一定迁延日久,颇费时间。
士颂看了徐庶一眼,心里也是感叹,徐庶马良,还是差了些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