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剑破万相,心斩樊笼,游太虚而得大逍遥(求订阅!)

他心中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本想虚与委蛇一番,再出手暗算于她,让她知晓:

“这世上其实不止是漂亮的女人不能相信,连相貌忠厚的男人亦都不能相信!”

然而也就在这一刻,石生突然觉得背后一道目光,像冰冷的剑锋一样抵在自己背上,他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自己的道侣云凰儿。

顿时什么乱七八糟的都不敢再想,神色不变,右手一抬放出一道六阶符咒,不斩杀此人不肯罢手。

石生所打出的这张六阶上品符咒,名为六甲青龙符。

放在寻常元婴宗门便是宗门底蕴,传承上千年可能都舍不得用的宝物。可以激发五次,每一次都能在元婴级数修士的斗法中,成为重要的胜负手。

然而在石生的手中,便这样轻易的用出了。

石生修炼至今,法力火候已然不俗,剑术又高明,又有这张六甲青龙符相助。

六道青光冲天而起,化为六条碧玉青龙自各个方向猛攻那名女性魔修,这名女魔虽然厉害,修有几种厉害法宝、诡异神通,但也很快抵挡不住。

见自己这名弟子已经取得优势,高悬于空的陆城道人凭风俯览,始终没有出手。

周秉庸等人心中以为,这位劫法大真君还在恢复刚刚催动七阶符咒的法力消耗,毕竟元婴修士虽然可以催动七阶符咒,但是神识法力消耗严重。

但其实,陆城修炼炼神术、玄天十五变,道基深厚已经逐渐在向元神境修士过渡。

再加上大光明符经修为辅助,他刚刚催动那张七阶撼地神符的消耗,远远没有其它修士想象的那么大。

陆城之所以一直没有出手,只是在等待自己的对手而已——并不是天煞老魔,而是一位暂且未知的元神魔修。

心血来潮,道行高明的修士、久经生死历练的剑修、体修、功德福德深厚的修士,在遇到劫难时,都有较大可能感应到,甚至寻常修士,境界越高越有可能感应到。

陆城符合道行高明,久经生死历练,功德福德深厚三个特征,尤其他修炼了太清宗的无上真传《玄门丹鼎炼形秘典》。

体修修炼到高深境界后,灵肉合一,对于危及自身性命的恶意感知,要比其它法脉更加敏锐。

那个暗中谋算陆城的元神魔修也没有想到,这世上会有陆城这样的修士。

虽是元婴境界,在道行上已然不逊色于他,再加上体修灵肉合一的敏锐,在他开始谋算陆城的那一刻起,陆城就已经有所感应。

其后没过两年,便是宝光商会的商船被劫。

后来便是二弟子苗楚云与三弟子幽冥调查出鬼哭渊天煞老魔根脚,陆城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这天煞老魔八成是被推出来的诱饵。

体修对于杀意、恶意的敏锐,不会反应在远弱于自己的修士身上,天煞老魔虽然也是元婴后期大修士,但在陆城这里却远不足以威胁其性命。

‘换而言之,大概便是天煞老魔的师尊无忧魔尊了,绝大多数魔修,哪怕修炼到高深的境界,也不过是自己师尊掌中的玩物,为阴魔所制,不得自由。

怕是我两界贸易,交易高阶灵物,引来此魔关注,以大欺小想要夺取机缘。’

陆城已经为应对千秋大劫,应对圣阳、孔极二人筹备数百年了,在九黎鼎内养下亿兆魔兵,宝光商会内多年经营所得,相当一部分都采买为灵物喂给它们。

无忧魔尊虽然强横,但与圣阳、孔极相比……根本就不可相比,十个无忧魔尊一起上,也许可以与圣阳、孔极二妖拼杀一阵的,但还是要败。

陆城既然想要对付那两位妖神,便要以无忧魔尊试一试自身功力深浅,否则,趁早就放弃此念。

虽然想要试剑,但自己的一众妻妾弟子,陆城自然都是有所安排的,萧家姐妹,薛玉真与云灵儿四人身上,皆是穿着虫甲,并且各有一张七阶四象灵符,一旦遇险,四人联手激发四象封灵符阵,足以破劫脱身。

弟子身上,便只有虫甲了。

“那无忧魔尊毕竟高你一个大境界,也许他魔功诡异直接便能杀了你!我不明白,你执掌着如此至宝,老老实实修道飞升不好吗?为何一定要亲历险境?”

在陆城的耳边,传来金灵道人这样的低语之声。

金灵道人受束于九黎鼎内,法力越高,越是能感受到这件宝物的强大,深不可测。

‘因为九黎鼎是神话传说当中,圣人女娲的至宝,我不知道为什么前人的宝物会突然出现在我这里,我更不知道它为什么会把我从那个世界带到这个世界。

但我想这是有原因的,我是火星时代的生化人(国家基因库智脑选择,由培育仓中孕育成熟、统一抚养),自小在成长院长大,六亲缘浅,我想这是原因之一。我一手剑术,纵横九天,在我那个时代不敢说天下第一,但能赢过我的人,至少在穿越之前我没遇到过,这应该是原因之二。

道家根性,一向被视为成仙的关键:

勇决,坚忍,聪慧,谨慎,勤学,福德;与这些相比,法力,神识,肉身,功德甚至都可以被视之为外门功课。

我想,如果母神需要的是我的剑,需要的是我的力量,我便不能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只能凭资源压制他人的修士。

当然,这可能仅仅只是我的胡思乱想,传说中的圣人怎么会需要我做什么呢,我只是不肯松开我所握着的剑。

但愿,仅仅只是我多想了。’

这些念头,只是在陆城的脑海当中闪过,但他并没有说予金灵道人听。

这个世界并没有三清、伏羲女娲的传说,历史太过久远,鼎章,通天,烈火,玄空,句芒,玉清,阴阳七大世界当中最为古老的玉清界,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百万年前以上,对于道法开辟者的尊称也只称为道祖,视之为大道之路上的先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