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诸天太子的感慨

再结合天幕中康熙对胤礽的种种态度来看,随着胤礽年岁渐长,父子间的嫌隙愈发明显。

康熙的疏远,让胤礽深感失宠,为求权力,他只能与索额图勾结朝臣,却不想因此惹来康熙的强烈不满,进而扶持其他皇子牵制他。

想着这天幕中太子胤礽的遭遇,小李承乾不由叹息一声:“要我说,这胤礽当太子当得实在憋屈,比之孤 似有过之而无不及。”

“且关键是,天幕中的康熙看起来才五十出头,精力看起来也很充沛,对皇权更是紧握不放,恰似那汉武帝第二。”

“而胤礽的遭遇,则更像是与戾太子刘据相同。二人都是长期受父皇精神压迫,才最终走上歧途的。”

“那我呢?”

说话间 ,小李承乾又想到自己。

“从贞观元年至今,孤已当了三年太子,按秦明所说,孤的太子之位至少能维持到贞观十七年。可之后又当如何呢?”他喃喃自问,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迷茫。

此时,大明万历年间。

紫禁城乾清宫中,万历皇帝朱翊钧也在观看着天幕。

当看到胤礽的遭遇时,他不禁联想到自己与太子朱常洛的微妙关系。一直以来,他都对自己这个庶出的皇长子极为不喜。

更是为此,不知和朝臣们拉扯了多少年,才不得已在万历二十九年,下诏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此刻,当看着天幕中的康熙与胤礽逐渐走向恶化的关系,他亦是感慨不已。

“这胤礽的处境倒让朕想起常洛,朕虽未如康熙那般对他处处监视,可朝堂上下多年来围绕太子之位的纷争,又何尝不是暗流涌动。”

朕之所以这么多年以来,迟迟不立太子,其实与康熙封爵皇子,目的是为了制衡胤礽,又有何本质区别?”

朱翊钧微微摇头,陷入沉思。

而在一旁的太子朱常洛,则看着胤礽的坎坷经历,心中亦是五味杂陈。

“胤礽当了二十七年太子,仍不得善终。孤这太子之位得来不易,又不知未来会是怎样的结局。权力争斗如此残酷,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

朱常洛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