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太子申生执掌的下军所有将领都没有得到封赏,包括在灭耿国和魏国立下赫赫战功,太子太傅里克,以及狐突,先丹木,先友,羊舌大夫等。
这次没有被赏赐的还有重耳的老师胥臣以及大夫先珍,夷吾的老师吕甥和郤芮,最为失落的当属先珍一家,原本先珍,先友,先丹木分别投靠太子和重耳,本想着万无一失,好家伙,这次封赏盛宴,先氏屁都没有。
晋献公如此举动,和士蒍告诉里克大夫的结果一模一样,那就是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 ,公子夷吾已经被晋献公放弃,将来要废长立幼,有功也无功,有罪那可就跑不了了。
大夫里克脸色阴沉,心中暗自咒骂晋献公,废长立幼,乱了法度,晋国早晚祸端频出。
这下子晋国朝堂就明确了,得到封赏的都是听话的,晋献公君权一脉的,而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这些人的手下,已经被晋献公彻底打压。
而这些人心中也愤愤不平,因为太子申生一旦被废,自己作为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公子夷吾的手下,等到骊姬的孩子溪齐继位,恐怕很难善终,并且有生命危险。
所以晋国朝堂立马分为好几派,里克,狐突,羊舌大夫,先友等人为太子派。
而胥臣,先珍,魏犨等人是公子重耳一派,吕甥和郤芮是公子夷吾一派,剩下的是晋献公一派,骊姬则和伶人施,梁五,关东五成为溪齐内宫势力。
接下来晋国将会围绕争夺太子位,各方势力开始角逐,晋国陷入立国之后第三次大乱。
公元前660年四月,秦成公去世,将秦国国君之位让给了弟弟嬴任好,史称“秦穆公”。
秦穆公上台之后,秦国之前多年都一直蛰伏,几位君主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而秦穆公年轻有为,很有雄心壮志,发誓带领秦国走向新的辉煌。
秦穆公觉得秦国已经拿下了岐山大部分领土,在朝着西部进军,就算能够打败戎狄,但是塞外气候寒冷,水源不足,不适合农耕,所以朝着西北发展显然不太合适。
于是秦穆公就把眼光看向东方,如今天下大乱,如果自己再次靠向周王室,得到周王室认可,秦国就能像当初郑国那样,在中原获得一席之地。
秦国未来的发展就要转向东方,这样秦国才会有未来,为了应对未来中原复杂的情况,必须有强大的军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秦国有先天优势,那就是战马多,多造战车,一旦和东方诸侯发生战事,借助战车优势击败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