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鲁国三桓

莒国士兵一看主将被季友砍死,于是不等两军交锋就纷纷逃走。季友乘胜追击,大获全胜,莒国人逃窜回国,季友则带着军队凯旋还朝。

鲁僖公接到季友大胜捷报,亲自赶到郊外迎接,同时下令封季友为太傅,又将费邑赐给他作为封地。

季友连忙道:“启禀晋侯,臣与那庆父、叔牙都是桓公之子,但是我为了保持国家社稷安宁,却不顾兄弟之情,毒死了叔牙,现在又逼死了庆父,只是出于迫不得已。

如今两人都已身死,鲁国也已经恢复正常,,如果只有臣一人独享高爵厚禄,日后臣怎有脸面见桓公于地下?”。

鲁僖公道:“两人谋反叛逆,若再加封他们,是否有违祖宗的宗法?”

季友道:“两人虽有谋反之心,却无谋反之实,而且并非是死于宗法肉刑之下。

应当一并为他们修建祠庙,以表明我君主的亲亲友爱之心,彰显鲁国礼仪之邦”。

鲁僖公只好答应,于是便将将庆父之子公孙敖,称之为孟孙氏,庆父字仲,后人以字为姓氏,本应称仲孙氏,只是要避讳庆父的恶名,才改姓孟,于是赐孟孙氏封地在成地。

又将公子叔牙的儿子,公子兹称之为叔孙氏,封地在郈地,而把季友封地在费地。

此后鲁僖公又将汶阳之田加封给季友,季友的后人被称为季孙氏。

从此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后人开始三家鼎足而立,共同执掌把持鲁国朝政多年,因为他们都是鲁桓公后裔,所以历史上称之为“鲁国三桓”并且发生了“鲁国三桓分公室”的事件。

突然有一天,鲁国都城南门突然无故崩塌,有识者认为城门高耸却突然倾倒,这是日后臣子凌驾君王之上的前兆,也就映照了鲁国三桓架空未来鲁国君主。

话说齐桓公知道姜氏在邾国避难,对管仲说道:“鲁桓公、鲁闵公不得善终被人刺杀,都因我齐国姜氏女子与庆父私通引起。

今日如不兴兵攻打邾国,鲁国必然会以鲁桓公、公子斑,鲁闵公三君为戒,与我国断绝婚姻之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管仲道:“女子既然出嫁从夫,她得罪了夫家,也不是娘家所能管的。主公即使想出兵攻打邾国,也不能拿这个理由牵强附会,需另找原由借口。”

齐桓公于是听从了管仲之言,立即派寺人貂赶往邾国,让他押送哀姜返回鲁国。

当寺人貂押送着哀姜走到夷地,寺人貂脸色诡异,阴阳怪气的对哀姜劝说道:“夫人,您居然与鲁国君主哥哥庆父私通,并且还参与谋害太子般、鲁闵公两位幼主。

如今齐国、鲁国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夫人若此番就算是回到鲁国,被鲁国人指指点点,不知道您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太庙里的列祖列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