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迁都楚丘

齐桓公和宋桓公带着军队回到卫国,他们来到共邑,找到了石祁子和宁庄子。

齐桓公道:“如今卫国都城朝歌被毁,已经无法居住,这样吧!我们齐国和宋国愿意帮助卫国重建新都。

赤狄虽然被赶到漠北,但是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前来侵袭,我看楚丘位于曹国,邢国,齐国边境,不如把都城迁到楚丘”。

这样一来,将来卫国,邢国,燕国和齐国可以联手对付赤狄。

石祁子和宁庄子赶紧感激道:“卫国全靠齐公和宋公相救,卫国自然是感激不尽,只是重建国都,卫国恐怕无力。

现在卫国总共五千七百三十八人,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还希望齐国和宋国倾囊相助”。

齐桓公早就有打算,他之所以让卫国都城迁到楚丘,紧挨着齐国,那是因为一旦都城迁到楚丘。

自己齐国从战略上可以直接挟制住未来卫国,曹国,邢国和燕国,齐国的后花园完美构筑完成。

第二,卫国位置重要,只要今后没有战事,三五年仍旧是天下商贸中心,这次把他的都城东移,齐国就能联合卫国,控制整个中原的经济命脉。

齐桓公和宋桓公满口答应,因为卫国和宋国是中原的经济强国,如果齐国,卫国,宋国三国联手,直接控制了整个中原国家的贸易,这对于齐桓公和宋桓公霸业有着不可估量的帮助。

公元前660年十二月,卫国在齐国和宋国帮助下,齐国和宋国调集民工工匠,帮助卫国在曹地营建了新都城。

相传此地在夏朝时期是楚国人先祖季连的封地,夏商之交,楚人南迁,但仍把楚丘此地当成宗庙之地。所以命名为“楚丘”(现今河南安阳滑县)。

随后齐桓公和石祁子商议,卫国当立新君,石祁子道。

“卫昭伯之子姬申尚在,可册立为卫国国君”。

于是齐桓公等人拥立姬申为卫国新君,史称“卫戴公”。

小主,

卫戴公就是卫惠公的侄子,他父亲就是卫昭伯,卫宣公的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