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话可谓是一语惊人,在场的朝臣,除了掌握影卫的杨邺,以及同样有不少眼线的太师王世雍以外,其余人尚且不知晓此事,一时间朝堂之上朝臣议论纷纷,特别是那些武将,脸色一个个都凝重起来,只是凝重之下,隐约还透着一抹兴奋,对于武将而言,没有战争,他们就没有用武之地,每日站在这朝堂之上,几乎都是处于观望的边缘人物,毕竟大部分的朝堂执政,都是由文官一脉来完成的。
而与武将相反,所有的文官除了那几位老谋深算的六部尚书外,其余人都陷入一阵慌乱之中,边境一旦开战,那就不是小事,粮草辎重,武器装备,已经军饷调动,几乎牵扯到了六部之中的所有人,任何一场战争都不会是小事,更何况是西北边境,与大夏最为重视的西荒蛮国开战。
皇帝看着纷扰的下方,眉头紧锁起来,他很早就知道,现在朝廷是有问题的,而问题的根源就是来自于这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他们身居高位,却不思国家,反而热衷于党同伐异,排除异己,为了权势和地位,以及那触手可及的利益,相互倾轧,明争暗斗,虽说皇帝执政,最担心的是麾下臣子上下一心,那被架空的就是他这个九五之尊,但如果下方臣子都是处心积虑,去铲除异己的臣子,那他也同样会落得无人可用的境地。
自古以来,皇位虽然人人热衷,但真的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才能体会着里面的不易,李执心中不仅想起了先皇的这些教导,随后他又将自己的思路拽了回来,此刻下方已经吵开了花,武将一脉,以侯君孝为首,都在请命出战,也有人建议将让镇国公重新执掌兵权,而文臣一脉则对此意见相左,认为此刻不是与西荒再度开战的最佳时机,大夏正在修养之间,若无必要,劳民伤财之事不可取。
双方唇枪舌战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皇帝一如既往的选择旁观,任由他们去吵,因为他们吵得越凶,自己才越好看出每个人的心思。但他也知晓这场议会的真正重点在哪,是时候该结束了,故而他将目光看向了杨邺。
杨邺会意,终于缓缓起身,随后离开队伍,缓缓站定,随着他的出列,本来还争论不休的一众朝臣都纷纷安静下来,杨邺定了定神,抱起笏板,缓缓说道:
“启奏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皇帝沉声道:
“杨首辅,但说无妨!”
杨邺缓缓开口道:
“老臣认为,前些日子,有关镇国公一事,已经好几日了,是时候该将此事做个了结了。”
皇帝眼神闪烁,缓缓道:
“杨首辅可是有了新的证据?”
杨邺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