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修铁路值得吗?

另起炉灶,政绩效果是显而易见。一栋栋厂房,一条条海船,一船船的棉布蔗糖,还有这两条铁路.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得到。

相比之下,砸锅不仅遇到的阻力要大得多,前进得更加艰难,政绩也不显眼。赋税突飞猛进,国库充裕,大家都说是工商大兴,是另起炉灶的功劳。

可是没有张师傅这五年,呕心沥血,顶住了巨大压力建立的新规矩,能收得上这么多税银吗?”

朱翊钧的目光又一次在众人的脸上扫过。

触到他的目光,有人点头,有人凝重,有人坦然,有人微笑却嘴角微微抖动。

“发展经济,强国富民,这是朝廷的重要职责,但是还有一项职责更加重要,那就是公平!

海公曾经说过,这世上大多数的矛盾,都是来自不公。

我们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可是不把旧有的糟粕砸烂,建立相对公平的财富分配制度,再富再有钱又如何?

只会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诸位,穷人们要是没有了活路,就会让大家都没得活路。

历朝历代,这样的事还少吗?”

朱翊钧的话像铁锤一样打在众人的心里。

“朕很早时就跟张师傅说起过,合理的税收制度,是一项非常有效的财富分配调解手段,能化解许多生死攸关的矛盾。

但关键是公平。

张师傅五年里清丈田地、普查人口、摊役入亩、丁盐两税合一,得罪无数的人,惹得海内沸腾,为的什么?

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朱翊钧看着张居正,包含感情地说道。

“万历新政,诸多改革中,张师傅挑了最苦最累,对自己最不利的一项。五年过去,张师傅,你老了许多啊。”

张居正站起身,拱手道:“臣有幸能参与开创万历盛世,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甘之如饴。”

朱翊钧站起身,扶住他的手,“张师傅,你的政绩终究名留青史,后人终会明白,万历盛世,是你甘为孺子牛,在前面开创出来的!”

看着这对师生又在大家面前惺惺相惜地飙戏,诸位资政算是看明白了,皇上这是在给大家传递一个消息。

你们都是大明各方势力的代表,在开会之前给你们提个醒,百官大调整,绝不会涉及到张居正。

他还是内阁总理,此前那些风言风语,谁传出来的,自个把它吞回去。

招呼打好了,等后面参观后开会时,你们把内部协调,把野心勃勃的人给朕按住了,要是敢在会上乱开炮,为了一己私欲敢搅乱大会议程,就不要怪朕不客气了。

收到!

众人的眼神迅速变得清澈无比。

朱翊钧扫了一眼,又开口了。

“五月初五的阅兵式,大家看到了工人民兵师和农民民兵师!相比诸位,相比各地的乡绅富翁,他们是穷人。

以前是,现在也是,将来也可能是。

可是朕把他们编练成民兵师,还发放了火枪火炮。

所以朕提醒一句,张师傅和朕建立的这个公平,一定要千秋万代下去。

否则的话”

朱翊钧收住了话,众人却全听明白了。

皇上,你可真是太狠了。

反正你是万民拥戴的明君圣天子,要是有什么不公平的事出现,肯定是我们这些奸臣做的呗。

朱翊钧请张居正坐下,扫了一眼众人,朱翊钧转头对傅进友说道:“傅局座,你继续。”

刚才朱翊钧说话时,傅进友恨不得把自己贴进照壁里去。

这是我能听的话吗?

战战兢兢等朱翊钧说完,突然听到点他的名,傅进友一时惶然。

皇上,我怎么继续啊?

我刚才说了些什么?

现在我脑子乱哄哄的,什么都不记得了。

谭纶开口道:“傅局座,你刚才介绍了京滦和京津两家铁路公司,以及下设的各段职责。你继续介绍下,京滦和京津这两家铁路公司,又归谁管?”

傅进友长舒了一口气。

谭公,回去后我要给你立长生牌。

“谢谭公。皇上,诸公,京畿和京津铁路公司归京畿铁路局管。

京畿铁路局直管北京南站、天津站和卢龙三个甲级站。分设总调度室,以及组织、宣传、计划、设备、运输、安全、工程、公安八个处。”

“设处不设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