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皇上说的全是干货

朱翊钧清朗的声音里,众人神情如常。

开会和学习,对于万历新朝的百官们来说,现在就跟喝水一般平常。

内阁、六部诸寺、地方布政司各曹各厅、郡县政事府、乡/镇公事所,御史台系统,戎政府系统,各级军政法单位,每月都会有日常的学习会,最新的诏书、戎政府/内阁军政令、五军府/六部部令,法律知识,经济知识,甚至物理化学基本知识,都是学习内容。

有时候颁布了重大诏书,要临时组织学习。

重大项目开始和完成,要组织动员会和总结会.

开会就是学习,学习报告是必不可少的

这一套从隆庆元年,皇上以太子身份秉政开始实行,到他即位的万历元年,全面推行。

习惯了,大家都习惯了。

朱翊钧的声音还在会场上空继续回响。

“朕为什么大费周章,请诸位坐火车,赶到这里,然后还拉着大家一路参观。费这么大劲干什么?

很简单。

朕以前常常给你们说,而今时值千年之大变局,我们要率先进入新时代。什么是大变局,什么是新时代?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朕要让你们亲眼所见!”

朱翊钧双手一摊,“大家都看到了,也都被震住了。

你们有的人看过上海的棉纺厂、丝绸厂,吴淞的码头和造船厂,然后说不过如此。

现在朕让你们坐火车,让你们看如何用蒸汽机挖煤,如何炼钢冶铁,如何制造各种机床。轰隆声响,钢花四溅,你们终于被震住了,被真正的工业革命给震住了。

好,朕就是让你们被震住,让你们切身体会到工业革命的威力!新生产力的威力!”

朱翊钧的神情变得严肃,语气变得严厉。

“诸位,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些厂矿开在别国,这些工业革命发生在别国。我大明依然男耕女织,岁月静好。

某一天,别国拿着这些钢铁制造的枪炮,开着用蒸汽机驱动的轮船,来到大明国门前,大喊道,开门,我们要自由贸易!

诸位,那会是什么场面?”

朱翊钧的手指狠狠地在桌面上敲响,“那时人家是狼,我们是羊,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千年之变局,接受时代变化带来的成果。

只不过我们的子孙是上桌的成果,别人享受成果。人家是刀俎,我们是鱼肉!

我们五千年的文明不仅在他们眼里,就在我们自己眼里都成了愚昧落后。到那时,孔圣人、程朱夫子,把四书五经读得滚瓜烂熟都救不了我们。

我们只能付出惨痛的代价,把所有的路都试一遍,努力找到能救自己的路。

你们以为这些是危言耸听,可这一切都在朕的梦里发生过,那么真实,那么痛彻入骨。”

朱翊钧一口气发泄了心中积累的郁愤,看着在座的一张张脸,心中又涌起了一份自豪。

自己做到了,自己终于让大明这艘大船,不仅焕然一新,从木制破桨船变成了蒸汽机钢甲船,还改变了航行,驶离了暗礁密布的旧航线,驶向虽有风浪,但是一路坦途直达光明彼岸的新航线。

朱翊钧长舒了一口气,开口一句话,让在座的众人不由地大吃一惊。

“党争,党争,大家都很避讳这个话题。可是朕说,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朝廷都有党争。

什么是党争,其实就是各方势力在争取利益。

大家所说的制衡,其实就是在化解党争的矛盾,平衡好各方势力的利益分配。

但是这个矛盾解决不好,会出大问题,要亡国的。”

听到这里,众臣们都明白了,皇上又在给大家上课了。

虽然在座的资政局成员们被朱翊钧上课都上习惯了,但是短短几句话,他们听出跟往常不一般的东西。

皇上似乎在跟他们讲一些底层的东西,也就是他治国理念的核心,以及遵循的原则。

这可是不得了的东西。

众人纷纷打起精神,更加认真地听起来。

有志天下的能臣干吏们,觉得这是能学到屠龙术的好机会;热衷仕途的官员们,觉得这是彻底摸清皇上脉象的好机会。

对于大家来说,都是学习进步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