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也整明白了,就小三子这样的,是不需要参加前三场的。
他已经是小三元了,直接参加乡试,之后是会试,最后殿试。
前面的县试,院试,府试,不用参加。
至于那些没有下过场的学子们,就要参加完前三场考试,还得每场榜上有名,才能等来年秋天和他们家小三子,一起参加乡试。
要这么看,小三子准备的时间还有不少,但老爷子老太太们也清楚,他家小三子和别的学子不一样,就九族的事儿老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尽管一般的事儿,他们能自己决定的都不会想着打扰他,但是总有让他分心的事儿。
而且放眼看看,周围这些白发苍苍的老学子,虽然此时面上激动的泪痕未干,但也难掩双眸中迸发的激动光芒。
一看就是那种也是没放弃过科举的,这人家比他们小三子读的书,兴许要多的多。
因此一个个的,又在心里暗下决定,不行,回去一定更要严格监督他们家小三子,不说再拿个大三元吧。
起码也的考中个进士啊。
这里只有一个人,认为兴许他们家老三真能继续延续榜首,再联考个大三元的,这人就是沈老太爷。
老爷子现在属于对他家小三子,迷之自信。
心里没底的也有,就是最清楚沈知秋读书情况的花老太,因为老太太经常瞅见儿子偷懒。
不过也不耽误老太太心里,还是满怀希望的记录着一项项规定。
这不后面考试的日期,还有需要再哪里考,都带什么东西,就是联名具保啥的都记下了。
具保书还得要两份,一份是要找五位一起考试的学子,相互担保,如若有一人作弊,或者替考啥的,其他四人都得受牵连。
还需要另一份结保书,这个老太太一琢磨,直接找唐九公就行,
那老爷子没少到他们家蹭吃蹭喝,随便的样子,差点他们都给忘了,那位可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举人老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