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呦呦鹿鸣

风流俏佳人 着花迟 4393 字 28天前

殿中并无宫人伺候,只在角落燃着一盆香,香气袅袅。

画案摆在水榭边,耶律南仙正坐在画案后,专注地画着画,竟未察觉杨炯进来。

杨炯放轻脚步,缓缓走上前。

只见耶律南仙身上穿着一件红白相间的宽松锦袍,料子是极软的云锦,垂坠感极好,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露出一小片白皙的肩头;长发只挽了个简单的单髻,用一支碧玉簪固定,其余发丝随意垂落在肩头与后背,风一吹便轻轻飘动,几缕发丝贴在颈间,更显柔媚。

她赤着双脚,脚掌白皙修长,脚趾如碾玉般圆润,指甲修剪得整齐,透着淡淡的粉色,宛若高山杜鹃的花瓣,娇俏却不俗艳,没有半分淫靡之气。

左腿屈膝踩在凳子上,右腿自然垂落在地,脚边散落着各色矿料,朱砂、藤黄、花青、蛤粉,还有几支狼毫笔,横七竖八地放在笔洗中。

耶律南仙手中正握着一支小号狼毫笔,沾了些朱砂,专注地在画纸上涂抹,偶尔会俏皮地动一动脚趾,显露出几分平日少见的娇憨。

往日的耶律南仙,或是一身戎装,英姿飒爽;或是一身宫装,贵气逼人,这般慵懒闲适、带着书卷气的模样,杨炯还是第一次见,不由得看呆了几分,脚步也停在了原地。

耶律南仙似是察觉到了什么,手中画笔不停,头也不回地问道:“来了怎么不说话?难不成是被小奴折腾坏了,连话都不会说了?”

杨炯回过神,轻咳一声,走上前,目光落在画案上的画卷上,瞳孔骤然一缩。

那画卷铺在画案上,长约三尺,宽约两尺,竟是“满幅皆画” 的构图,不见半点留白,与大华常见的“留白写意”画法截然不同,透着一股契丹人独有的豪迈与大气。

画上是一片秋日枫林,红枫如烈火般燃烧,层层叠叠,用朱砂与胭脂层层晕染,竟画出了枫叶的层次感,近景的枫叶色泽浓郁,如血般鲜红;远景的枫叶色泽淡雅,如霞般粉嫩,过渡自然,宛若真景。

画中央,九头马鹿姿态各异,为首的雄鹿昂首竖耳,双目圆睁,似在警觉地望向画外,鹿角用淡墨勾勒,纹理清晰,连分叉处的细枝都画得一丝不苟;其余鹿群或立或卧,有的支腿欲奔,蹄子微微抬起,似要踏向远方;有的回眸张望,眼神中带着几分警惕;连身下的幼鹿也蜷缩成一团,脑袋埋在雌鹿身下,露出半截身子,尽显娇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奇的是,鹿的轮廓虽用大华画院的双勾技法,却以浓淡墨色晕染替代了线描,使鹿身呈现出浮雕般的立体感,鹿腹处用淡墨晕染,显得轻盈;鹿背处用浓墨晕染,显得厚重,竟有几分杨炯平日所画素描的影子。

杨炯心中暗惊,这耶律南仙竟真的将他的技法融会贯通了,还用到了大华的山水画中,这般天赋,着实难得。

“我这《丹枫呦鹿图》,如何?” 耶律南仙勾上最后一笔,将画笔随意扔在笔洗中,墨水溅起几滴,落在她的脚边,她却浑然不觉,转头看向杨炯,眼中带着几分期待,又有几分不易察觉的试探。

杨炯对书画颇有造诣,岂会只看表面?

契丹人以“鹿”为图腾,祭麃鹿神,以祈多获,可耶律南仙画的是九头鹿一看就另有意味。

九乃契丹王权最高数,象征着九五之尊;六月盛夏,她却画秋日枫林,枫叶如血,满幅肃杀之气,绝非闲来无事。

鹿群南向而望,而大华正在大辽之南,这“逐鹿中原”之意,再明显不过。更遑论她用大华的青绿山水技法,画契丹的图腾,这 “用华家技法表契丹雄心” 的心思,昭然若揭。

一念至此,杨炯沉声道:“怎么?想向我大华宣战?”

“无趣!” 耶律南仙轻哼一声,将身子向后靠在椅背上,双手撑在身后,翘起二郎腿,玉足轻轻晃了晃,带着几分不满,“我还以为你会夸我画得好,没想到你满脑子都是打打杀杀,半点情趣都没有。”

杨炯在这大是大非面前,可不会跟她莺莺燕燕,当即冷声道:“耶律南仙!有我在,你休想得大华半寸土地!你若敢兴兵南下,我定叫你大辽不复存在!”

耶律南仙一听这话,缓缓起身,赤着脚走到杨炯面前。她比杨炯矮些,需微微仰头才能与他对视。

她的凤眸明亮,带着几分倔强,又有几分不服输:“你觉得我赢不了你?”

“你觉得你赢得了我?” 杨炯反问,语气坚定,没有半分退让。

杨炯知道耶律南仙的本事,也知道大辽的实力,可大华如今兵强马壮,火器精良,绝非昔日可比,他有信心守住大华的疆土。

耶律南仙耸耸肩,背着手,绕着杨炯踱步,脚步轻盈,赤足踩在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她的目光扫过杨炯的脸,带着几分戏谑:“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过……” 她话锋一转,语气沉了些,“我大辽如今早就没了刚建国时的勇武,贵族们忙着购置土地田产,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无地可种,不出十年,即便没有外敌,也会因为土地不够而崩溃。”

杨炯算是听明白了她话中意思,当即骂道:“合着你们耕地不够,就想来抢我大华的土地?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那咋办?”耶律南仙停下脚步,转头看向他,语气平淡,却带着几分无奈,“东北那地方苦寒,能种多少粮食?你大华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我不抢你抢谁?难不成让我看着百姓饿死?”

杨炯被她这理直气壮的模样气笑了,当即哼道:“你怕是昏了头!你是不是觉得你契丹人是铜筋铁骨,能抵挡住我的大炮之威?

我大华的火炮,一炮便能轰塌你大辽的城墙,你若真敢来,定叫你有来无回!”

耶律南仙浅笑一声,上前一步,凑到杨炯面前,凤眸中闪过几分狡黠,声音压低了些,似是悄悄话:“你以为我为什么冒着被弹劾的风险,也要让你出现在众人面前?还给你冠了个‘词臣’的名头?”

杨炯心中一动,后退一步,狠狠瞪着她:“哈!合着你那心思就没断过!你还想掳我做你的驸马?耶律南仙,我告诉你,没门!”

“哈哈哈!那不然呢?” 耶律南仙笑得灿烂,伸手拍了拍杨炯的肩膀,带着几分得意,“你以为本宫是那么好招惹的?你想吃干抹净,没门儿!”

杨炯心头郁闷,合着这小狐狸先前设下“请君入瓮”的局,看似是为了对付萧奕,实则也是为了将他留在身边呀。

一念至此,杨炯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语气软了些:“南仙!你听我说!这世界足够大,容得下华辽两国,咱们没必要死磕到底。”

耶律南仙重新坐回画案边,交替着双腿,玉足轻晃,看着杨炯,眼中带着几分不屑:“我没耕地!大辽已经没地可分了,现在百姓过惯了聚城而居、耕地读书的日子,再也回不去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了。没有土地,百姓就会饿肚子,饿肚子就会造反,你让我怎么办?”

“那你去抢别人呀!” 杨炯脱口而出,随即又觉得这话不妥,却也想不出更好的说法。

耶律南仙挑眉:“抢谁?周边的部落都被我大辽打服了,再往外,就是大华了,难不成你让我去抢塞尔柱人?他们比我大辽还穷。”

杨炯深吸一口气,走到水榭边,推开窗扇,指着西方的方向,解释道:“一路向西,翻过乌拉尔山,那里有一大片平原,土地广阔肥沃,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如今那里被罗斯帝国控制,不过都是些乌合之众,你派五千皮室军,突袭之下,应该就能将他们灭国。”

杨炯说得认真,语气中带着几分鼓动。他是真的不想与大辽开战,若是能将耶律南仙的注意力引向西方,对华辽两国都好。

耶律南仙走到他身边,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眼中带着几分疑惑:“多远?”

“从析津府出发,走哈拉和林、澄海、塔剌思,过玉龙杰赤、喀山,最后到基辅,最快一百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