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南封国皇帝之前为了安抚百姓和众将卒,在众目睽睽之下砍了有“妖公主”之称的洁娴狐。
正因如此,城中士卒才拼死抵抗,苦苦支撑了这么久。
可惜了,这次南征的功臣——洁娴狐,我是没机会再见了。
而杰他们也不弱,许诺先登者,赏百金,封千户侯。
封侯,这不是杰的权利,但我也没打算追究他的责任。
一个小小的千户侯,与青宁城相比不值一提。
但万户侯就不能乱许诺了,全伊国的万户侯都不到一手指数,其中还有两家是从伊国开国皇帝世袭下来的,其含金量可想而知。
士卒不够勇猛?那必然是赏赐不够。
先登、破阵、斩将、夺旗,这场战役,这四大军功都有人获得。
……
破阵者,萧破武。
南封国皇帝颁布勤王圣旨后,各地的将领、世家、官员和乡绅纷纷响应号召,开始招募士卒,组成军队,前来解救被围困的南封国皇帝。
与此同时,围攻青宁城的敌军不仅要应对城内守军的抵抗,还要设法阻拦和击败来自南封国各地的援军。
在众多援军之中,慕、兹两州的军队声势最为浩大,他们号称有三十三路大军,总计六十万之众,正浩浩荡荡地朝着青宁城进发。
然而,这所谓的六十万大军水分极大。
实际上,不过只要带领着百十来号人的小队伍,却也堂而皇之地自称为一军。
这样的“一军”是有个前提,那就是组织者的身份不凡,否则其他人早就吞并了。
这“六十万”大军的实际人数肯定远远达不到六十万之数。据萧破武估计,其真实人数应该在七万到九万之间。
而且,这“六十万”大军中,八成都是由流民和普通百姓组成,他们未经训练,装备简陋,战斗力可谓是不堪一击。
尽管如此,萧破武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他所率领的除寇军的五千人,经过指挥冲杀,击溃这支号称“六十万”的大军。
萧破武奏书里说的很详细,说当时是怎么怎么想的,局势怎么怎么危险。
一看就是老毛病犯了,把战报当做案件写给我看。
……
斩将者,高子期。
他经历攻入京城、剿灭“万角”流寇、奎州一战、南封国一战,已经从之前的五百夫长升为偏将。
这三十三路大军,就有二十多位将军,可真正能成为将领的只有三人,且以南封国素泊王为主。
要不然一些百姓也号称将军,那杀了百姓是否算是“斩将”?当然不能算。
“将”,得有名,就算你武功高强,却是籍籍无名,也不能算“将”。
“将”,不是官职,而是有名望,有战绩的人。
这三个人可不是一般人,他们都是南封国的知名将领,要么是年老辞官,要么是遭人排挤而丢官。
这其中有一位名叫费傲的老将军,他可是前南封国的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