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国国君端坐在王座之上,目光扫过殿下面色各异的大臣们,沉声道:“诸位爱卿,对于丹霞使臣的提议,有何看法?”
紫袍大臣率先站出,拱手道:“陛下,臣以为这不过是丹霞的缓兵之计。他们拿城池作抵押,看似诚意满满,可谁知道这地契是真是假?再者,即便地契为真,丹霞又怎会轻易舍弃边境要地?其中必有蹊跷。”
须发花白的老臣也点头附和:“陛下,老臣也觉此事不妥。丹霞与宁国战事胶着,此时来我国借银钱购粮,分明是想拖我国下水。若我国答应了他们,日后宁国怪罪下来,我国该如何自处?”
年轻武将却有不同的看法,他抱拳说道:“陛下,臣以为这未尝不是一个机会。丹霞拿三座城池作抵押,这可是天大的好处。若真能拿下这三城,我国实力必将大增。而且,他们愿以高价购粮,对我国商贾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买卖。”
另一位大臣皱着眉头,担忧道:“可若丹霞一年内偿还了借款,这三座城池我国不就得不到了?再者,若此事传出去,宁国定会视我国为敌,我国将陷入两难境地。”
一时间,大殿内争论声此起彼伏,大臣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好了!”
石国国君制止了众人的争吵,而是看向大殿内的一位大臣,这位大臣从始至终都没说过半句,石国国君见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忍不住问道:
“丞相对于此事有何看法?”
众大臣闻言,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丞相公孙明。
见军主问起,公孙明不慌不忙地缓缓起身,先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这才神色沉稳、语气从容地说道:
“陛下,丹霞此次提出借钱,不过是虚晃一枪,真正的目的乃是我们的粮草啊。”
“哦?此话怎讲?”石国国君听闻,眉头紧紧皱起,眼中满是疑惑。
公孙明微微欠身,有条不紊地解释道:“陛下,您有所不知,丹霞刚刚经历了一场残酷的内战,如今国力尚未恢复。可偏偏这个时候,他们却又不知出于何种缘由,突然发疯般地对宁国发动了进攻。如此一来,他们国内的粮草必定早已消耗殆尽,陷入了极度匮乏的境地。他们之所以选择借钱而不直接开口借粮,不过是权衡利弊后的一个折中之计。他们担心我石国会忌惮宁国的报复,从而不敢直接借粮,所以便想出了这个借款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