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功德无“量”

只是在看见那菖蒲打开了门,做出了邀请的姿态之后,佩老爷依然有些犹豫。

他这些日子苦苦谋划,最后还净损失了一些功德,佩老爷模模糊糊间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大概是忽略掉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今日他在外面神游时就感受到了一股触动,他大概猜到了这是人道在告诉自己,破局的地方在哪里,结果他顺着这股触动前进,最后却来到了那百草堂之前。

正常来说活人是无法固定自己所拥有功德的,毕竟功德这东西本质上是旁人的念想,生人只要不是修炼了什么奇奇怪怪的功法,那么是无法将他人的念想给纳入自己的体内。

阴神之所以可以固定这功德,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由念想所构造的,自然可以接纳同类。

故而活人身边的功德大都若流水之于石块,功德如水,流淌不息,捉摸不定。

佩老爷到是知道,佛门和儒家有些特殊的方法可以让活人将功德给凝聚起来,但是那也只能延缓功德流逝的速度,并无法切实意义上的将功德变成物件一样的带在身边。

功德这东西只要受了恩惠的人不再念着那恩人的好了就会消散。

故而所有修功德的修士都是入世的,他们或许不贪钱财,但是你若是毁伤他们的名声,那就是当真不死不休的事情。

但是这菖蒲,佩老爷是当真看不明白了。

对方身边的功德不像是水,反倒像是一条江河,而且还是那种没有枯水季的河流,全年那金灿灿的玩意都笼罩在对方的身边。

若对方是一个善于经营名声之辈,佩老爷倒也可以理解,但是对方偏偏就是一个不怎么在乎名声之人。

整个柏溪镇不见一张对方的画像,不见一人传扬赞美他功绩的故事。

那些修功德的大和尚们为了弘扬自己的名声,大都会积极参与佛门的论经,同时还会让自己的弟子们去各地打着自己的名号来降妖除魔,更有甚者还会雇人传扬自己的故事。

不少说书人都或多或少的收了这些钱,帮着那些大儒和大和尚们宣扬名号,茶馆里面的众人听到那些故事也大都会会心的一笑。

说书人为了更好的领钱,还会自己给这些故事添油加醋一番,久而久之这类小故事也便成了一种别具风味的故事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