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对于大唐来说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侯君集和李道宗率领着刚刚灭亡吐蕃的大唐战士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长安。
长安城中,李承乾率领着百官早早地就在明德门等候着,他们都怀着崇敬和期待的心情,等待着英雄们的归来。当侯君集和李道宗的队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欢呼声如雷贯耳,整个长安城都沸腾了起来。
与上次灭高昌后回长安时的傲慢不同,这次的侯君集显得格外低调。他深知自己能够平安归来,全赖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的及时挽回。如果不是李承乾的努力,恐怕自己的坟头在两个月前就已经修好了。因此,他在面见李承乾时,态度异常恭敬,丝毫不敢有半点怠慢。
而与侯君集大军一同归来的,还有那位备受瞩目的文成公主。在李世民和国泰剧团的大力宣传下,文成公主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她被描绘成了一位忍辱负重、性格坚韧、对大唐有着巨大功绩的奇女子。当她的銮驾出现在凯旋队伍中时,数十万长安百姓的欢呼声达到了高潮。
文成公主坐在銮驾上,望着眼前这壮观的场面,心中感慨万千。她看到如此多的大唐百姓对她充满了爱戴和崇拜,不禁热泪盈眶。这些泪水,既是对自己所受苦难的一种宣泄,也是对大唐人民深情厚谊的感动。
随着凯旋仪式的结束,侯君集和李道宗便回到兵部上缴统兵鱼符,完成他们作为将领的最后一项任务。
在两仪殿中,气氛庄严肃穆,文成公主被李世民召见,这是一场隆重的会面。
文成公主踏入殿内,她的美丽与端庄令人瞩目。她向李世民行礼后,缓缓落座,开始讲述她在吐蕃的经历。
她的声音轻柔而坚定,将这些年来在吐蕃的点点滴滴一一道来,那些心酸、困苦和无奈都在她的话语中流露无遗。
李世民静静地聆听着,他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伤感的神情。文成公主的遭遇让他心痛不已,他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懊悔。
最后,李世民感慨地说道:“雪雁啊,你能平安归来,是我们最大的欣慰。我也后悔当初让你去和亲,差一点就养出一个实力强大的白眼狼来。要不是长乐的驸马刘君邛洞悉了葛东赞父子的计划,还有你那贴身太监的冒死报信,几十年后,吐蕃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实在难以预料啊。”
文成公主听后,心中一阵疑惑,她不禁问道:“咦?父皇,五姐改嫁了?”
李世民微微一笑,回答道:“是啊,她改嫁了。这对她来说,或许也是一种解脱,终于能够摆脱苦海,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生挚爱了吧。”
文成公主闻言,不禁掩口轻笑,娇声说道:“哈哈,如此说来,五姐的新驸马对女儿而言,岂不是如同救命恩人一般?女儿实在是迫不及待想要见见他呢。”
李世民见状,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宠溺的笑容,缓声道:“你且先好生休养一段时日,待身体恢复之后再去不迟。哦,对了,小兕子如今也与他们同住,你此去可别忘了给小兕子带上一份礼物哟。”
文成公主连连点头,笑道:“哈哈,小兕子最是喜欢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了,这次我特意给她带了几只吐蕃高原上十分有趣的小动物呢。”
李世民闻听此言,满意地点点头,道:“如此甚好,你自己决定便好。”
然而,就在文成公主满心欢喜地准备与李世民继续闲聊时,李世民突然面色一正,神情严肃地问道:“雪雁,你可知道松赞干布如今究竟多少岁了?”
文成公主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她眨巴着大眼睛,茫然地摇了摇头,答道:“女儿并不知晓,他的年岁一直都颇为神秘呢。不过,依女儿之见,他的相貌看起来,我初至吐蕃时,他至少也有六十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