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陵城的一处宫殿内,李昊然与自己的兵部尚书柳安,柳安也是他的大舅子,这次他御驾亲征,六部尚书里面就只有对方跟随他一起出征,他们正商议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柳安年纪虽轻,但是智慧才能都很不错,这也是他能跟随李昊然出征的主要原因,他是这次安抚和稳定南楚地方的行政官员之首,他深知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也明白稳定与建设的重要性。他向李昊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与意见。
“陛下,”柳安恭敬地说道,“南楚虽然都城已破,但其余地方尚需时间稳固。微臣担心会有不安分之徒趁机作乱。”
李昊然点了点头,对于柳安的担忧他早有预料:“柳卿家所言极是。朕已经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安抚民心、宣布新政。同时,朕也打算从大汉与南楚两地选拔官员,既保留南楚的地方特色,又融入大汉的治理理念,实现真正的融合。”
柳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陛下英明。此外,微臣还建议应尽快设立地方官府,选拔贤能之士以稳定地方秩序。”
李昊然微微一笑,胸有成竹:“此事朕已有考量。朕已经命人着手准备相关事宜,相信很快就能落实到位。”
柳安听后,心中大为宽慰。他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虽然年轻,却有着超乎常人的智慧与远见。他相信在皇帝的领导下,一个全新的、更加繁荣昌盛的大一统国家即将诞生。
“陛下,”柳安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说出来,“关于南楚的贵族与官员该如何处置?”
李昊然沉默片刻,心中权衡着利弊。他知道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发新的动荡:“对于那些愿意归顺且确有才能者,可予以重用;对于那些顽固不化、图谋不轨者,则严惩不贷。同时,要广泛听取民意,确保处理公正。”
柳安听后心中大定。他深知这样的处理方式,既体现了皇恩浩荡又不失威严,足以让南楚的贵族与官员们心生敬畏。他再次恭敬地行了一礼:“微臣遵旨。”
送走了柳安后,李昊然再次独自漫步于皇宫的花园之中。此时夕阳已西下余晖洒满大地,给这座古老的皇宫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他望着眼前的美景心中却难以平静。统一之路漫长而艰辛但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他知道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只有经历了磨难才能成就伟业。
夜幕降临,皇宫内灯火通明。李昊然独自坐在书房内批阅着奏章。每一份奏章都承载着大臣们的期望与责任;每一份批复都凝聚着他的智慧与决心。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将影响到国家的未来。
就在这时福公公走进书房,恭敬地说道:“陛下,晚宴已备好。”
李昊然收回思绪,点了点头:“好,朕这就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