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始篇第九(七)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拍手叫好:“岐伯啊,你这针灸学问真是高深莫测,朕算是开了眼了!”

岐伯摆摆手,谦虚地说:“陛下过奖了。不过话说回来,这针灸之道啊,还得看具体情况。像那些久病不愈的病人,邪气已经深入骨髓了,这时候咱们扎针,就得深一点,针还得留久一点,而且啊,不能急于求成,得隔一天扎一次,慢慢调理。扎针前呢,还得先调调病人的左右气血平衡,去去淤血,这样针灸的效果才会更好。”

黄帝点头称是,突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岐伯啊,你说这针灸得调气血平衡,具体咋调啊?”

岐伯一听,哈哈大笑起来:“陛下啊,您这问题问得真是绝妙!调气血平衡这事儿,说起来就像是给身体做一次‘公平秤’调整一样。咱们在扎针前,得先给病人来个‘脉象摸底考试’,就像是老师检查作业,看看哪边气血‘成绩’好,哪边‘拖后腿’。

比如说,咱们一摸脉,嘿,左边这位‘同学’气血明显偏弱,那咱们针灸的时候就得多给左边一点‘关爱’。怎么关爱呢?多扎扎左边的穴位呗!就像给左边的身体开个小灶,补补身子。

比如说左边的足三里穴,这穴位啊,简直就是气血的‘加油站’!它位于小腿外侧,膝盖骨下方约三寸的地方,外侧一中指宽处。扎这个穴,能健脾益气,就像是给左边的气血系统加了个强力马达,让它嗖嗖地运转起来。这样一来,左边的气血不就强起来了嘛!

还有啊,咱们也不能忘了右边的身体,虽然它可能‘成绩’还不错,但也得适当‘巩固提高’一下。右边的穴位也可以适当扎一扎,保持两边的气血都处在‘优秀线’上。

这样一来二去的,左边的气血补上来了,右边的气血也稳住了,左右两边气血就平衡了,就像是天平的两端,稳稳当当的。这针灸的效果,自然也就杠杠的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说啊,针灸调气血平衡,就像是给身体做一次‘气血平衡大赛’,咱们针灸师就是裁判兼教练,得时刻关注着身体的‘比赛情况’,哪里弱了就给哪里加加油,哪里强了就给哪里提个醒,让身体始终保持在一个最佳状态!”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岐伯啊,你这针灸学问真是博大精深,朕算是服了!以后啊,朕也得好好学学,说不定哪天也能给自己扎两针呢!”

岐伯一听这话,差点没笑出来:“陛下啊,您这想法倒是挺好,不过针灸这事儿啊,还是得交给专业人士来干。您要是真有兴趣,学学理论知识倒也无妨,但动手扎针这事儿,还是得交给咱们这些大夫来干。”

黄帝一听,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哈哈,岐伯啊,你这是怕朕把你饭碗给抢了啊!放心放心,朕也就是这么一说,朕知道这针灸学问深着呢,不是谁都能随便扎的。”

说到这针灸啊,其实还有个小故事挺有意思的。话说有一次啊,有个小伙子因为受凉感冒了,头疼得厉害。他跑去看医生,结果医生一看他的症状,二话不说就拿出银针,在他头上扎了几针。小伙子一看这架势,吓得差点没晕过去,心想:“这大夫不会是要拿我练手吧?”结果你猜怎么着?针一拔出来,小伙子的头立马就不疼了!他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后来啊,他才明白过来,原来这针灸还真是个神奇的东西,不仅能治病,还能让人瞬间感受到“重获新生”的快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