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珍贵,我们才要让更多人能够拥有。
想想那些渴望读书却买不起书的孩童,那些因不识字而受人欺压的百姓!"
崔知浩默默走到她身旁,声音坚定:"晚夏说得对。今日失败,明日再试。活字不行,我们试木活字;木活字不行,再试金属活字。总会找到方法的。"
柳青瓷擦干眼泪,重新拿起毛笔:"我再写一套更清晰的样字。"
陈木匠拍了拍周文澜的肩膀:"老周,你那套《千家诗》选得好,咱们可不能半途而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墨已经蹲在墨缸旁,继续调配新的配方:"我就不信找不到合适的油墨!"
经过彻夜努力,转机终于出现。
赵墨意外发现加入某种树脂可以改善油墨的附着性;
崔知浩调整了烧制温度,泥活字的强度显着提高;
柳青瓷重新设计了字体间距,排版更加美观;
时晚夏则想出了用细竹片固定活字的方法,解决了错位问题。
林逸羽和书韵他们检查错字漏字,每个人分工明确。
当第一本完整的《千家诗选》从印刷台上取下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书页上的字迹清晰整齐,墨色均匀,装帧虽简朴却别具匠心。
"我们...成功了?"柳青瓷声音颤抖。
崔知浩轻轻翻开书页,朗声读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今日我们不仅躬行,更开创了先河。"
时晚夏看着团队每个人疲惫却兴奋的脸庞,心中涌起无限感慨。
这只是开始,前路还有更多挑战,但此刻的成功已经证明——知识普惠的梦想,终将照进现实。
就在众人欢庆之际,工坊大门突然被粗暴踢开。一群手持棍棒的家丁闯了进来,为首的锦衣男子冷笑一声:"听说有人在此私印书籍,扰乱市场?给我砸!"
崔知浩迅速将时晚夏护在身后,但一根粗棍已经重重砸在他的肩膀上,发出令人牙酸的骨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