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巡游天下
王允本就看不上董承。如果不是董太后的侄子,凭他的能力,能做到县令就已经烧高香了。
不过,如此当面揭短,也是王允一贯的风格。
“敢问文若,你这工程署与制造署,似乎都是工部的范畴啊。”有人在问。
“没错。只是制造与建设本是两个领域,混杂在一起,管治起来容易生乱。”
“文若,你要新建如此多的‘署’,可是要改变朝廷格局?”又有人问。
“说得对。这也是一项重大事项,只不过暂时不会波及到民间,故我就任后,再与诸公商议。”
大家听到荀彧的回答,仔细想了想,还真是这样。
荀彧所说的七项重大事项,全都与民间相关,却无一项涉及朝堂之举。
众臣此时算是完全明白了,成公子这次入京都,有着充足的准备。
本来昨日他们商讨时,就想到成公子提前打造新型龙辇,提前通知各州牧入京,提前判定董卓会生乱,故而先平凉州之乱,再取函谷关,掌控三辅之地,断了董贼的西退之路……
很明显,成公子早就全盘谋划。
可今日对荀彧的考校,才让他们震惊地发现,成公子对入京的准备更为深远。
如成公子洛水之誓中的“开疆拓土”,他竟然已经收了三韩了;
如不再让大汉子民冻饿而亡,人家轻易就能做到;
如成公子在青州蛰伏三年多,一旦出山,竟然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掌控了冀、幽、并、凉、司棣五州。
当然,此时他们还不知道,兖州和豫州的新农体系,已经开始推行了。
可见,成公子当年献曲辕犁,为其父争取到了青州牧的官位,就是为了以青州为基地,进而掌控大汉北方九州。
同时,成公子不仅做了军事准备,还做了官吏、治国之策、教育、医疗……等全方位的准备。
既然如此,他们还能说什么呢?
别看成公子不参与推举丞相,可包括其父蔡立在内,还有荀彧、刘虞、刘岱、贾琮,可都是他的代言人。
如今京都城内,成公子一手遮天。
尽管他们对七项重大事项还有很多疑问,可他们却不想再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