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汉报》出世(3)

三塑强汉 深山老僧 1155 字 2天前

当然,读报人的劳务津贴,由《汉报》社来支付。

给各县送《汉报》之时,津贴也会送到读报人的手上。

要是有人只拿报酬,却不出门读报怎么办?

当然有办法。

在五州的野草成员,可不是吃干饭的。

他们只要在适当的时候,去民众聚集点,连问都不用问,就知道通讯员是否按时来读报了。

如果他们只拿钱不做事,甚至事情做得不好,下一期《汉报》上,都会出现他们的名字,而且宣布这些人永远失去为官为吏的资格。

要知道,所有的通讯员,可都是各州士子,他们能丢得起这个脸,他们的家族恐怕也丢不起这个脸。

而招募撰稿人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大汉所有读书人,任何人都可以向《汉报》投稿,优秀稿件便可以公开在《汉报》上刊出。

这等于是给了各州士子一个显露名声的窗口,亦是朝堂收集各州士子名单的手段。

如果士子连撰稿人都不是,就要失去三年后参与科考的资格。

这一点,将在下一期《汉报》上,宣布“科考制”时,会有详细说明。

而且,撰稿人没有年限限制,你可以一生为《汉报》社写文章,并通过文章来获取相应的报酬。

但通讯员就有年限限制:一年。

也就是说,你想成为通讯员,想为广大民众读报,你也只能读一年。

一年后,无论表现如何,都会换新人。

之所以如此,日后的读报人,将都会变成各州的蒙学之人。

一切为了普通教育。

用《汉报》社的说法,这就是给所有满十六岁的学子、士子机会,让大家能够接触百姓、深入百姓。

而且,在接触百姓、深入百姓后,如果你有好的治民策略,也可以投稿《汉报》,《汉报》社会将你的投稿转交于大汉六部、内阁,保证不会埋没你的才华。

相府内,三公九卿个个手捧《汉报》,眼睛都盯着“撰稿人和通讯员招募规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