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现象,我将其称为‘贫富极化效应’。
“可看看大汉的发展趋势,前汉后期,土地兼并极其严重。王莽篡汉后,就想改变这种状况。
“想法是好的,可做法却不恰当。结果不仅得不到士族的支持,穷人也活不下去了。
“赤眉、绿林,就是这么来的。
“现在,后汉也走了相近二百年了,同样出现了严重的土地兼并。同时又遇上了小冰河期的到来。
“这样,穷人就更没有活路了。他们也只剩下两条路:一是等死,二是奋起反抗。
“太平道、五斗米道就是利用了穷人活不下去的时机,才有可能蛊惑穷人造反。
“同样,乌桓、羌胡也活不下去了,才被张举、韩遂等人利用,进行反叛。
“所以,要让穷人不反,从根本上,就是改变财富的分配方式。
“当然不是绝对的平均分配,但必须要保证最底层的民众能够活得下去,而且还要活得很好。
“我把这种财富分配方式,称之为‘共同富裕’。
“而新农体系,就是在践行‘共同富裕’。
“初始时,士族确实是因让出自家的田地,显得有些吃亏。
“当然,这也为士族免去了杀身之祸。
“想想看,黄巾之乱时,多少士族被劫掠、被屠戮?
“再想想看,前汉之时的大富大贵之族,到了后汉,又剩下多少?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比如青州的工业发展和商业发展,士族由于有知识,见多识广,自然就能够抓住更多的机会,最终他们不仅会拿回损失,而且还会比过去过得更好。
“当然,如新农体系这种全新的财富分配方式,不能掌握在个别人手中。
“人是有私心的,一旦掌握于个人手中,早晚会变味,从而再次造成贫富差距过大。
“所以,新农体系、新商体系、新工体系、新军体系,等等这些新制,必须由朝廷来掌控,而且还要建立相应的监察和刑律体系,来保证富人不敢、不会盘剥穷人,朝廷中私心重者,不敢、不能篡改这一分配体系。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体系必然会落后,甚至是完全不合时宜,这时候就要再次改变,保证财富分配机制能够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