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身体力行,参与到支军工作中,常常从早忙到深夜,完成一批又一批御寒军需物资的加工制作,以保证前线所需。
这边柴家木到地方任职,夫妻仍两地分居,但为了革命和使命,从未提出个人要求,这样他们直到柴家木到一家建筑公司任职,才结束多年两地生活之苦。
解放战争期间,柴家木所在这个城市,房屋多处被毁,千疮百孔,百业待兴,作为一家国营建筑公司,当前主要任务是兴建民生设施和住宅,确保老百姓得有房子住,以解决危房住人问题。
当时建筑材料匮乏,拆除的房屋,会把能用的旧砖、石头和木料清理出来,重复利用,以节约成本,更多的是解决了材料短缺问题。
待建房屋任务巨大,公司招用大批工人,其中很多都是农民,没有技术,就集中培训,由老师傅带出一批新的技术骨干,充实到建设当中,弥补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的缺口。
公司发展壮大,成为当地建筑业的龙头,一些高层建筑也由他们公司承建,部分施工由人力改为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是不愁没活干的,而是有活干不过来,以完成任务为宗旨,而不是以利益最大化。
常常是按计划去实施企业经营活动,很多企业建厂房、家属宿舍和生产线,还要排号等候,为了项目早日落地,有的单位还要走后门,求着施工企业尽快接活动工。
当年讲的是完成多少产值和项目,而不是苛求实现多少利润,但也讲就降低成本。那时几乎是不存在勒卡要和吃回扣的,也很少行贿受贿。
一切按计划说话,公对公,很少有私心。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都由国家统一调配,职工属于国家干部或工人身份,享受着“铁饭碗”,工资福利等也由国家统一规定。
但是能够谋得一份国营单位工作,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奢望,在企业的干部多是国家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