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蓝海星深海压力技术改造的能源井,将木星风暴的能量压缩到史无前例的密度。
当工程中心那边启动最终协议时,虹桥装置喷发出的能量束直接贯穿了土星环,为正在建设的木星泰坦基地提供跨行星能源传输。
“每小时输出的能量相当于太阳照射地球十年的总量。”
王铜此时看着全息屏幕上瀑布般刷新的数据,扭头对身边的这批新人记者出声道,“这些能源将支撑整个太阳系的星际舰队,包括正在小行星带建造的十万艘采矿船。”
“这还只是个开始而已。”
……
当木星基地的量子通讯塔向深空发送建设完成的信号时,整个太阳系的能源网络为之震颤。
这道用木星风暴波动编码的信息,承载着人类最狂野的星际梦想,穿透柯伊伯带的冰尘云,向着银河系旋臂深处进发。
在欧罗巴冰下城的观测穹顶中,新培育的量子珊瑚突然集体转向某个方位。
王铜记录下了这个异常现象,发现珊瑚的晶状体结构正在重组为某种拓扑模型——这或许是从蓝海星带来的生物特性,又可能是人类尚未理解的宇宙法则。
“这是第几次了?”
“应该是第四百九十三次。”
王铜朝着一旁的悬浮设备出声道:“按照我们之前设定的规则来认定的话,五百次就可以将其认定为常态现象了。”
悬浮设备里面的是负责木星基地的总工程师周臣深,他扫描了一遍数据之后再度出声来:“可能现在的状况并不是很适用于我们之前定下来的星际通则,木星这边的状况总体上还是有些细节上的差异,我会在近期重新编排一个新的通则出来,到时候不同的基地执行不同的细则就好。”
“是。”
王铜点了点头,他将面前记录表上详细的描绘了刚才的场景,悬浮设备朝着他出声问道:“你应该马上就要离开泰坦基地了吧?”
“算算时间差不多了,我已经在这边待了五个半月。”
王铜收起自己眼前的表格,朝着悬浮设备出声道:“这么大的一个泰坦基地加上我也就才二十四个人,我们这批人若是不定期更替,怕是要出精神问题的。”
“没办法,木星这边的泰坦基地和火星基地不太一样,火星那边好歹有陆地土壤可以进行改造,这边的环境更加恶劣,想要改造的话也必须要等待外面的工业平台将地面填出来才行。”
周臣深朝着王工程师安慰道:“六个月一轮替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机制了,我在舰队这边虽然比你们要自由一些,但是我这至少要在这边驻五年起步……五年光景啊,什么概念,怕是到时候回去连协会的会长都要换一波人了。”
王铜听到这个顿时就笑了起来,顿时心情舒畅了很多。
“协会的发展现在可谓是日新月异,若是几天时间不去看,到时候有些新的发现和科技成果就足以洗刷你的世界观……待在舰船上的五年时间,还希望总工程师千万别落伍了啊!”
“当然不会哈哈哈……”
双方的交流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王铜迅速的检测了最后一处设备的运行状态,终于是轻呼了一口气,准备返回自己的休息室——此时包括他在内的二十几人都在木星冰层下方五公里处的勘探站内,狭隘的空间不可能长久居住,但是眼下的情况却让他们不得不这样做。
王铜至少此时还有个希望——他听说协会高层那边正在筹备着今后类似的工作一概由智械设备来完成,毕竟让真人在如此狭隘的空间中连续工作六个月甚至更久,多少还是有些过于残忍了。(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