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麟站在总装车间的观察平台上,双手背在身后,目光如扫描仪般扫过下方的生产线。
他的视线在每一个细节处停留——从机械臂关节处的润滑剂喷射量,到量子电池组安装时的定位精度,再到最后质检环节的激光校准。
“钱总监,过来一下。”
陈麟突然指向一个工位,“那个紧固螺栓的扭矩值是多少?”
钱明连忙调出数据:“回会长,标准值是320牛米,公差±5。”
“去看看实际值。”
陈麟迈步走向升降梯,“我要亲眼确认。”
当他们来到工位旁时,陈麟亲自拿起一把智能扭矩扳手,在刚组装好的底盘上测试了几个点。
扳手显示屏跳出的数值让他眉头微皱:“这里偏差达到了8,超差了。”
技术总监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可能是这批螺栓的材质问题,我立刻安排排查。”
陈麟没有回应,而是转向正在作业的工人。
那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防护面罩下的脸庞还带着稚气。
“你叫什么名字?”陈麟问道。
“报、报告会长!”年轻人紧张得差点摔了工具,“我叫张伟,工号AL-7732!”
陈麟接过他手中的量子校准仪:“这个设备每天校准几次?”
“按规定是每四小时一次。”
张伟咽了口唾沫,“但我觉得精度会漂移,所以每完成十台车就自己手动校验一次。”
这个回答让陈麟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转向钱明:“这样的员工应该提拔为质检组长。”
说着,他翻开张伟胸前的工作记录仪,上面的绩效评分全是优秀。
继续向前走时,陈麟突然在一台喷涂机器人前停下,那机器臂正在给车门喷涂纳米防护涂层,但喷头的运动轨迹有些微妙的迟滞。
“这台设备的谐波减速器磨损了。”陈麟指着机械臂关节处,“至少三个月没更换了,对吧?”
钱明的脸色瞬间煞白:“这个……我们确实延长了保养周期……”
“愚蠢。”
陈麟的声音冷得像冰,“省下的维护费还不够弥补因此导致的返工损失,立即停机检修,所有同类设备全面排查。”
来到最后的测试跑道区,陈麟亲自坐进一辆刚下线的样车。
随着引擎启动,底盘与地面间的蓝色光晕均匀扩散,他在车内猛打方向盘做了个急转弯,车身几乎零侧倾。
“悬挂调校得不错。”陈麟难得地给出肯定,“是谁负责的?”
一位女性工程师怯生生地举手:“是我,陈会长……我参考了第七代飞行车的算法,但简化了70%的运算量……”
“聪明的方法。”陈麟点头,“你叫什么?”
“林小雨,工号QX-4491。”
“从明天起,你调到研发中心参与新项目。”
陈麟说完,转向钱明,“给产线工人加装神经辅助外骨骼,那些碳纤维部件太重了,长期搬运会造成腰椎损伤。”
“哪怕是能使用治疗舱修复,但毕竟不是自己原装的不是?”
“是。”
钱明立刻点头。
当视察接近尾声时,陈麟突然要求查看员工食堂和休息区。
在明亮的餐厅里,他尝了一口自动配餐机提供的午餐,眉头立刻皱起:“蛋白质含量不足,维生素配比也不对……”
不锈钢墙面折射着冷白的顶灯,陈麟的手指在自动配餐机的玻璃外罩上滑过,精密齿轮组发出蜜蜂振翅般的嗡鸣。
全息投影菜单正在轮播今日套餐:红烧牛肉(合成蛋白)、炝炒时蔬(水培温室直供)、米饭。
“会长,要试吃A套餐吗?”
钱明正要操作终端机调取管理层特供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