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时务者为俊杰,郑王安心等待即可,不日便有我龙国大军,前来接管郑氏地盘。”
飞船的舱门再次打开,李修文和天兵们列队返回飞船,那庞大的船影缓缓升起,消失在天际。
李文修站在飞船甲板上,俯瞰这片刚刚易主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
他曾是一个被遗忘的小官,如今却亲历了一个帝国扩张的历史性时刻。他知道,自己的名字,或许会在史书上留下一行字——“神武十三年,行人李文修出使安南,宣降成功。”
在南方的广南,阮氏同样在龙国的威压下选择了归顺,自此,安南全境并入龙国版图。
东南亚诸国,跟安南一样,同样做出了正确选择的还有澜沧王国(老挝)、暹罗(泰国)等国。
唯一一个选择了抵抗的是东吁王朝(缅甸)。
东吁王朝在16世纪曾建立起庞大的帝国,现实时空,虽然17世纪后因内部叛乱和葡萄牙殖民势力干预逐渐瓦解,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1649年这会儿,其军事基础和传统仍在,在中南半岛地区仍具有最强的军事影响力。
明末时空这边,由于龙国再早就灭掉了来自西方的殖民者,这会的东吁王朝实力更加的强大。
1649年,这会儿的东吁王朝处于平达力统治时期(1648-1661年)。
此前,他隆王在位时(1629-1648年),曾致力于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分配土地给无地农民,并在1638年进行全国性普查,编制各地户口、耕地面积、产量和税赋情况的调查统计,作为征税和征调劳役的依据,使东吁王朝国富民强。
平达力刚刚继位,接管了一个强大的东吁王朝,自然不甘心交出刚刚到手的权力,投降龙国了。
在平达力看来,东吁王朝有十五万大军,拥有战象、骑兵等多种兵种。
且东吁王朝多是山岭崎岖瘴气浓密之地,就算龙国实力强大,自己这边真要是打不过的话,只需要逃进密林山岭,想来龙国人就算是会飞,也不能拿自己怎样。
对权势的眷恋,让平达力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三日之期过后,东吁王朝并没有投降,反而是动员全国兵力,准备对抗龙国。
神武十三年(1649年)三月初六,神武大帝陈平安在龙国帝都集结二十一艘飞舟,祭天之后,正式出征东吁王朝。
此次跟随陈平安出征的二十万大军,是龙国军队完全改革后的新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