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分账比例(19/32盟主加更)

“…但他帮我赚了五千多万啊!”

“你怎么知道他就跟你一个人说过投资的事呢?”

施施反问了一句,见沈言没说话,她又来了一句:“所以,还是你有眼光!”

“行吧,别说这个了…”沈言想起了什么:“你想跟滕华涛导演合作?”

“我也不能一直演偶像剧吧!”

“他主要拍都市生活剧…你对这类剧集感兴趣?”

“嗯…”

沈言点了点头:“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剧本,帮你弄一个!”

其实,施施的演技,除了偶像剧,特别是古偶剧,其他类型根本撑不起来,《黎明决战》(刘江导演)、《亲爱的自己》(丁黑导演)甚至包括《流金岁月》(沈严导演)…

都成了拖油瓶…

她拿捏不了需要细腻眼神和表情的戏,包括情绪激烈的戏,还有活泼可爱傻白甜之类的,容易木、摇头晃脑五官乱飞。

这方面,真比不上柳亦菲。

柳亦菲虽然那也挺木的,但小荧屏还是足够的!

“…那我提前谢谢你啦!”

“就口头感谢一下?没什么表示嘛?”

施施妩媚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蹲了下去…

……

12月到了,贺岁档正式的开打!

然后张卫平的新画面电影公司,要求全国影院将该片的最低票价上调5元,同时将制片方的分成比例从43%提高至45%…

这事挺突然的…

是,张卫平这几年携张艺某以令院线,直接把分账比例从《英雄》之前的35%提升到了43%…

最开始的分账比例就是35%——第一部商业电影叫《红樱桃》,95年,叶大鹰执导…

然后02年《英雄》上映,创下了国产电影从没有过的卖座记录,制片人张卫平也由此获得了以往制片方没有的话语权,要求将制片方的分账比例提高到40%,并且在随后的几年里不断与院线“坐下来谈谈”,以致在2004年《十面埋伏》时终于将片方分账比例提高到41%,到了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一数字上涨到提高到42%…

——最终,在2009年底,总局提出制片方分账不低于43%,沿用至今!

分账比例确实是可以谈的!

但如果像张卫平这么干——电影要上映了,发个通知,那院线没有办法接受!

哦,这个事原本跟沈言无关,有院线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候说了‘沈言的电影会给我们返点比例…’

引发了轩然大波…

我靠,你居然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