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准备更改作战计划,推迟进攻时间

同时多出来的7天时间,李云龙还会安排生产新的大口径火炮K3加榴炮!

该炮由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于1934年启动研发,1939年完成首门样炮,1941年转由克虏伯公司继续生产。其设计初衷是突破敌方坚固要塞,成为德军攻城作战的核心装备。

结构与技术特点

K3采用锥膛炮技术,炮膛底部口径240毫米,炮口缩至180毫米,通过渐缩炮管提升弹丸初速。炮管配备热护套,并采用液气双后坐系统以控制射击后坐力。此外,还测试过滑膛炮管、增加膛线数量等改进方案。

性能参数

标准型:口径240毫米,总重54.8吨,全长17.26米,炮管长13.1米,炮口初速970米/秒,最大射程37.5公里。

增程型:使用锥膛技术后,射程提升至51.5-52公里,可覆盖柏林至易北河的距离。

弹药包括152公斤高爆弹和混凝土穿甲弹,装药量17.6公斤TNT

K3加榴炮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强悍的攻城火炮之一。

当然了,它的强大也是建立在它高昂的价格上,一门k3加榴炮它的建造价格为10万。

也就是说这么一门火炮需要两座军用工厂进行生产,才能做到一天生产一门。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它的战斗力还是对得起它的价格的。

同时从系统的报价上来看,这东西其实也并不是那么贵,毕竟也就是三门105毫米榴弹炮的价格,但是换来的却是一个能打50多公里的k3加榴炮。

这已经是足够便宜的价格了,同时还有配套的弹药车和装甲车。

李云龙的想法很简单,等到自己原本都已经准备好的武器装备全都生产出来之后,那么剩下的7天。时间他将会抽出所有的步兵班产能,坦克产能,防空炮产能全部全力生产这种重型火炮。

如此一来,他有18座军用工厂会在生产这个k3加榴炮,一天就是整整9组。

至于榴弹炮的生产产能则是让它继续生产榴弹炮,毕竟这个榴弹炮在开战之后肯定是会出现损耗的,刚好用来补充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