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还是要打的。
但赢世民留了一个心眼。
和平久了,下一代就会失去刻在骨子里的血性。
所以赢世民给京兆从七品以上军官都留了阅试题目:征高丽策。
李北玄作为锦衣卫的一员,自然也在考核之中。
看到这样的题目,就觉得赢世民在侮辱他的智商。
现在朝堂上统一口径要打高丽,你问这样的题目,确定没有点儿智力障碍?
很无奈,李北玄也写了一篇策论,大概五百字左右,他没写征与不征,而是讨论了如何控制高丽皇室。
写完了让人收集好蓝田守备军的全部文章,然后快马送去了京城。
文章量很大,弘文馆、国子监、翰林院的官吏全都加入了阅卷行列。
一群只会杀人放火的粗鄙汉子,自然写不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文章。
内容也差不多都是一样的,要打就斩草除根,把高丽变成高丽郡。
唯独一篇文章不同,他写的是如何控制高丽皇室,放长线钓大鱼。
高丽这地方,短期内是不能灭国的,至少要在倭国灭国之后,才吞并他。
这策论,很自然地就送到了六部和内阁的案头。
简单看了策论的内容,他们就已经猜出来了,这是李北玄的手笔。
大概有十五份策论,都算是上乘,一起被送去了紫宸殿。
然而这些都不是赢世民想要的,没写到他的心窝窝里。
赢世民更关心的是,李北玄有没有参加策论。
每个皇帝都有一个开疆扩土的梦想,中原的皇帝惦记高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可偏偏高丽就像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乖宝宝,从不犯任何错误,让你找不到攻打他的借口。
赢世民很希望有人能找到一个借口,然后借着帮高丽平叛的机会,一举拿下高丽。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李北玄只是半迎合他的心思。
六部尚书对李北玄的策论评价,充其量就是中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