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市郊骑行,是陈薇的主意。
她总是充满活力,像个不知疲倦的探险家。
车链咬合飞轮的咔嗒声,惊飞了路边的白鹭,那洁白的身影,像春日里的灵动音符。
陈薇冲在前头,湖蓝色防风衣被风吹得鼓鼓的,活脱脱像只振翅欲飞的翠鸟。
突然,她捏住刹车,单脚稳稳地支在田埂上,回头喊道:“前头岔路,走柏油道还是钻杨树林?”
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那眼神仿佛在说,无论选哪条路,都是一场刺激的冒险。
我抹了把额角的细汗,四月末的晨风还带着丝丝露水气,清新又凉爽。
后轮碾过碎石路面时,车筐里的矿泉水瓶哐当乱响,像是在演奏一首杂乱的交响曲。“走大路吧,你上周刚摔过。”
我话还没说完,她已经像一阵风似的拐进了林间小道,车轮在腐叶上碾出两道深深的痕迹,仿佛在大地上书写着她的冒险篇章。
“这叫战略迂回!”她的笑声混着林间雀鸣远远传来,清脆又欢快。
斑驳的树影在她后背跳跃,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
我忽然想起刑侦队那辆总在深夜出勤的吉普车,车灯也是这般忽明忽暗,在黑暗中穿梭,追寻着真相的踪迹。
就在这时,链条绞进了枯枝,前轮打滑的弧度与冷藏车漂移轨迹诡异地重合,我的心猛地一紧,下意识地猛地捏紧刹车,指节都泛白了。
那段可怕的回忆,像恶魔般瞬间涌上心头。
“发什么呆呢?”
陈薇不知何时折返回来,车把上挂着新采的野蔷薇,嫩黄的花瓣沾着晨露,像刚出浴的仙子,在她牛仔外套上洇出深色圆点。
“看这个!”她突然举起手机,屏幕上是昨夜发在朋友圈的骑行路线图,“我算过坡度了,全程十六公里,正好赶在午饭前到水库。”
她一脸得意,像个完成了伟大计划的小军师。
我望着地图上蜿蜒的红线,像一条解冻的血管,连接着未知与希望。
她规划的路线绕过了所有陡坡,在第七公里处还特意标注了补给点。
那家我们常去的便利店,冰柜第二层总放着草莓味气泡水,那是我们的甜蜜小站。
“上周解剖课你走神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