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调研,他发现许多农田因多年战乱,水利失修,灌溉困难,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
于是,杨毅果断下令,征集民夫,对江南郡内的河道、水渠进行全面修缮与疏通。
同时,他还改进了一些先进的灌溉工具,如翻车、筒车等,并组织农民学习使用方法,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为了鼓励农民积极耕种,杨毅推出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他减免了部分农业赋税,让农民能够保留更多的收成。
对于那些开垦荒地的农民,杨毅不仅给予他们土地所有权,前三年免除赋税,还提供种子、农具等方面的支持。
此外,他还让农学家到江南郡各地,为农民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如合理密植、轮作套种等,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
在军事防御方面,杨毅也丝毫没有放松。除了加紧训练新兵,他还对江南郡的城防工事进行了加固和扩建。
他组织工匠们用坚实的砖石修筑城墙,增高加厚,并在城墙上增设了了望塔、烽火台等防御设施。
同时,他还在江南郡的周边地区设立了多个军事据点,布置了精锐的巡逻部队,密切监视着周边的动静,以防叛军或其他势力的突然袭击。
在人才培养与引进上,杨毅同样用心。他在郡内兴办了多所学校,不仅教授儒家经典,对内还开设了军官培训、政务管理等实用课程,为江南郡培养本土人才。
此外,他还广发招贤令,吸引各地的能工巧匠、文人墨客、军事人才前来投奔。对于那些前来的人才,杨毅都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优厚的待遇,让他们能够在江南郡施展自己的才华。
随着各项举措的逐步实施,江南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田野里,庄稼茁壮成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城墙上,防御工事坚固威严,守卫们身姿挺拔;集市中,人来人往,商业交易热闹非凡;学校内,书声琅琅,学子们勤奋刻苦。
杨毅看着江南郡的这些变化,心中满是欣慰。但他也明白,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
一个月后,在朝廷大肆征兵与疯狂增加赋税的重压之下,整个王朝的民间局势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瞬间爆发。